AI导读:

自《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发布一年来,市值管理、信息披露等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对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产生深远影响。文章介绍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财务造假、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推动市值管理等措施,旨在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迎来新提升

  自去年3月15日《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发布以来,已满一年。期间,市值管理、信息披露等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旨在强化监管、防控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对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该《意见》实施一年来,上市公司监管成效显著。未来,需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改革公司治理与激励机制,创新投资者回报机制,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形成“规范治理—有效回报—价值提升”的良性循环,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一直是监管的重点。《意见》明确提出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去年6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相关意见,集中开展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专项行动,加大查处力度。

  据证监会数据,2024年对61起财务造假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增长17%;案均处罚金额增长12%;对7起案件顶格处罚,同比增长75%;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这显示了对财务造假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同时,沪深交易所修订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指引,新增财务真实性存在重大疑点的负面情形,进一步加大扣分力度,旨在健全防治财务造假长效机制。

  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提升投资者回报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回购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全市场分红达到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近1500亿元,同样创历史新高。

  推动市值管理,提升投资价值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市值管理政策不断加码,要求上市公司压实市值管理主体责任。证监会发布相关指引,明确上市公司董事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并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提出专门要求。

  随着政策引导和市场实践,上市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市值管理,包括并购、分红、回购、定增、大股东增持、股权激励等。然而,业界强调,市值管理的长期效果依赖于公司治理改善与资本配置效率提升。

  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军利提醒,上市公司在市值管理中,必须将合规意识放在首位,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规范股票交易行为,建立健全市值管理制度。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