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厦门港务发布新增并购重组预案,成为2025年以来第25家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大增,但IPO与并购估值差仍是关键难题。报告建议采取“三箭齐发”策略,证监会也将完善配套机制,推进企业并购,优化资源配置。

3月18日,厦门港务发布新增并购重组公告,计划收购集装箱码头集团70%股权,成为Wind数据统计下2025年以来第25家发布新增并购重组预案的A股上市公司。这一数字远超2023年同期的7家和2024年同期的3家,显示出“并购六条”政策的初步成效。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并购重组市场潜力巨大。受多重因素影响,如民营企业家子女接班意愿不强、PE投资机构需通过并购重组退出等,若能解决关键难题,A股市场产业并购有望迎来井喷式增长。

那么,阻碍并购重组发展的关键难题是什么呢?21资本-联储并购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A股并购市场2024年总结及2025年预判》指出,关键在于并购重组与IPO估值差过大,而新股上市首日股价暴涨是导致估值差过大的主要因素。

为了压缩估值差,报告建议采取“三箭齐发”策略:严格阻止无产业逻辑的借壳上市申请,从严监管上市公司盲目跨界并购,严格执行退市政策,以统一二级市场估值逻辑。

证监会主席吴清也表示,将抓紧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机制,推进企业并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发展。数据显示,2025年初以来,并购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新增并购重组预案数量接近过去四年同期之和。

联储证券总裁助理尹中余认为,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动:PE投资机构成为并购重组主力军、民营企业家出售控股权意愿增强、企业家意识到低水平产能扩张无前途。

然而,IPO与并购重组估值差过大仍是阻碍并购重组市场发展的一大关键。多位投行资深人士表示,改变这一现状需压缩IPO与并购重组的估值差,尤其是降低IPO的过高估值。

新股发行定价已明显下降,但上市首日股价暴涨仍导致A股IPO估值偏高。数据显示,2024年A股上市首日股价平均大涨252.76%,市盈率高达76.64倍,而并购市盈率均值仅为12.82倍。

高估值差使得并购重组价格谈判难度极大。投行人士建议,通过严格阻止无产业逻辑的借壳上市、从严监管盲目跨界并购、严格执行退市政策等措施,统一二级市场估值逻辑,降低IPO估值,从而推动并购重组市场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