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降价成为常态。多款新能源车型开启“狂暴式降价”,其中纯电动新上市车型平均降价3.9万元。车企开始转向“技术降维”的竞争模式,试图用越级的技术、配置与体验,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同时,电池成本下降也推动了新能源车降价。然而,降价策略也让经销商面临“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状况。

“ID这款车型目前一口价最低配13.99万元起,相较于之前,全系都有不同程度的现金优惠。”3月17日,北京某大众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降价成为常态。

据记者了解,当前某ID车型,已将起售价下调至11.99万元,比原建议零售价低了4.3万元。上述大众经销商称:“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这款ID车型在终端市场的售价就有所下降,如果叠加一些限时礼包,综合优惠一度达到6万元左右。”

当前,在售的纯电动车型中,ID.系列降价并非孤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分会)最近公布的一份统计显示,今年1~2月,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的降价幅度平均达到3万元,有超过20款新能源车型开启“狂暴式降价”。其中,纯电动新上市车型平均降价3.9万元,降幅达17%。

“不降3万、5万元是没诚意”

“补贴后9.98万元起,干翻一口价,长安马自达EZ-6新能源掀桌价”。日前,长安马自达EZ-6的促销口号气势十足,其官降4万元直接将新能源B级车的起售价拉至10万元以内,足以可见纯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的程度。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非直营模式的新能源车促销已逐步达到12.5%的高位,较2024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另据懂车帝降价榜中的新能源车排名数据显示,降幅超过20%以上的新能源车高达60款,其中大部分为合资新能源车。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孔泽思摄

“e:NP2 极湃2目前全系现金优惠在4万元,如果有旧车置换,可再有1万元的补贴。”广州某广汽本田经销商向记者表示,e:NP1 极湃1停产后,e:NP2 极湃2是店里的主推车型,目前现金优惠较大。

新能源车降价背后,是其市场份额的不断变化和电池成本的下降。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主流合资品牌2024年累计销量为629.89万辆,同比下滑15.7%,市场份额进一步降至27.5%。此外,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也在稳步下降,从2023年的高价下跌约65%,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车降价。

除了纯电动车,插混车的促销幅度更高。以比亚迪秦L DM-i为例,在维持0首付、24期0利息等金融方案的基础上,本月又将置换补贴提高到了至高2.5万元。

面对价格底线不断被突破的新能源市场现状,车企开始转向“技术降维”的竞争模式,试图用越级的技术、配置与体验,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

日前,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在谈到翼真L380降价8万元时表示:“价格调整并非单纯降价,而是通过技术整合与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优化。”

另外,随着车市竞争愈发激烈,车企与经销商采取的“以价换量”策略也让各经销商出现“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状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有84.4%的经销商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官方公众号

未来,新能源车市场的降价趋势或将持续,但车企需在价格竞争与技术研发间找到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