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交所发布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提升财务造假线索发现能力,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推动沪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沪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态势更趋明显,制造业、科技类公司数量持续增长,市值千亿以上公司数量增加。

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上交所发布新一轮重磅计划!3月21日,上交所正式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财务造假线索发现能力,并打通发行审核、持续监管、现场督导、会计监管等环节的信息通道。同时,紧扣投资价值,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引导现金分红与回购增持,推动上市公司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此次《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标志着上交所将再次发力,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在沪市进一步扩大主动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经营业绩长期向好、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高质量上市公司群体。

强化上市公司能力建设,严监管防风险

当前,沪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仍需稳固。为此,上交所以加强上市公司能力建设为抓手,以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为保障,围绕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总目标,制定了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与上一轮计划相比,本轮计划更加注重严监严管,协同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强调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同时,《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要聚焦投资价值,推动上市公司持续增强投资者回报,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加强ESG生态体系建设,完善退市实施机制,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

此外,计划还强调突出主体责任,发挥公司治理在提升质量中的作用,加强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的规范约束,严惩重大违规行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的机制保障。

沪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发展动能强劲

近年来,上交所已先后制定两期《三年行动计划》,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沪市公司质量整体向好态势更趋明显。制造业、科技类公司数量持续增长,市值千亿以上公司数量增加,各行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上市公司。

同时,沪市公司的发展基本面更加稳健,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沪市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尤其是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超过28%,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初具规模,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

此外,沪市公司的可投性也在不断提高,市值千亿以上公司股价三年累计涨幅显著,投资者关系持续优化,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机构投资者持仓市值持续增长,指数化投资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