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天际资本在AI投资领域活跃,张倩分享了对AI行业创业和投资的深度见解,认为融资市场冷清时投资回报丰厚,AI应用将成为未来商业核心,中国AI大模型价格不便宜,建议对新技术保持冷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闫启北京报道

过去两年,中国一级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VC投资活跃度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天际资本却频繁出手,两年间在国内外布局40家企业,成为AI投资领域最活跃的机构之一。

资深投资人张倩深耕科技领域,曾成功投资美团、点评、滴滴等科技龙头。2018年,她创立天际资本(FutureX Capital),首期基金便重注AI企业,并在2023年生成式AI兴起时,集中布局中美领先的AI应用。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张倩,她分享了天际资本对AI行业创业和投资的深度见解。

融资低谷期投资,往往回报丰厚

《21世纪》:过去两年,VC投资活跃度下降,天际资本却逆势扩张,背后逻辑何在?

张倩:过去两年,我们团队人数增加,投研团队从3人扩至20多人,且人才流失率为0。我们平均每年投资20个项目,远高于之前的五六个。融资市场冷清时,真正懂AI的VC迎来红利期。两年投40个项目,花费仅几亿人民币,性价比高。

我发现,融资市场最活跃时,投资人业绩不佳,反而在融资低谷期投资的项目回报丰厚。因此,2023年至今是出手的好时机。

《21世纪》Deepseek冲击下,市场环境回暖,投资红利期是否将结束?

张倩:投资意愿上升,但出手率未提高。过去两年,国内VC多关注AI大模型,对AI应用研究不足。DeepSeek火了后,AI应用成为共识,但投资需知识储备和周期。预计AI项目融资下半年增长,红利期约半年。

最终产生最大商业价值的,是应用而非技术

《21世纪》:AI应用成为共识后,未来投资机会何在?

张倩:2013年投移动互联网时,已是共识,但仍投到龙头项目。大共识下,投资决策由无数小的非共识驱动。天际在AI应用上行动早,有积累,能看到非共识机会。

《21世纪》:天际投资AI应用早,当时质疑声多,你们如何判断?

张倩:2012年AlexNet出现时,我开始关注AI。全球范围内看AI项目,接触旷视、商汤等,但选择不投纯技术项目。技术浪潮最终需应用落地,商业价值在应用而非技术本身。AI应用公司,找到合适的用户场景就有大量数据,AI与数据飞轮转动,发展迅猛。先发优势能形成壁垒,AI应用公司无需长时间烧钱,易在细分领域穿透,做成小而美公司。

《21世纪》:大模型向行业应用转型,如百川发力AI医疗,是否比直接用大模型做应用的企业有优势?

张倩:大模型公司认知有限,转型应用需时间。医疗行业IT学会使用大模型越来越快,大模型公司学医疗行业进度不变。转型AI coding或Agent更靠谱。

《21世纪》:AI应用领域会出现新巨头吗?

张倩:技术不断进步,新龙头将涌现。AI应用将出现不亚于字节、美团的企业,每年或有超级爆款,但形态各异。AI颠覆性变化快,项目抓住机遇可迅速成名,也可能迅速被超越。

《21世纪》:AI应用火热,是否存在泡沫?

张倩:AI技术快速改变行业,不同行业进度不同。认知差距加速,与更新认知的人聊,会发现AI有无限可能。

中国AI大模型价格不便宜

《21世纪》:投资大模型偏好?

张倩:不看好走Scaling Law路线的大模型,需大量芯片、算力、数据,只有大公司能玩。我们投资以创新为核心的公司,如基于新一代架构的RWKV和Mistral。

《21世纪》:AI大模型数据优势为何未形成壁垒?

张倩:大模型核心在通用智能能力,用户反馈数据通用,对模型智能提升有限。DeepSeek用高质量小数据集训练出与OpenAI相似的模型。数据积累优势差。

《21世纪》:中国AI六小虎与OpenAI、Anthropic比,估值高低?

张倩:OpenAI营收几十亿美金,Anthropic超10亿美金,中国AI大模型企业营收未超1亿美金。按PS算,中国AI大模型价格不便宜。海外AI模型公司收入增长迅速,Mistral首年收入几千万美金。

《21世纪》:如何看待Manus?

张倩:Manus是更智能的AI Agent,但目前上下不着地,底层无基础模型能力,上层通用,对行业认知不深,做大难。

生态链赋能,高效助力被投企业

《21世纪》:VC行业投资难、退出难,投后赋能怎么看?

张倩:投后赋能走两个极端,流水线式赋能低效,完全不管则关系浅。天际生态链赋能,投资字节跳动后,已投6位字节系创始人。基于科技巨头了解,与被投企业探讨协作与竞争。

高效赋能,如投资Dify后,助其开拓美国市场,参加GTC,介绍谷AI投资圈,现Dify海外市场发展好,营收过半来自海外,有望全球领先。

《21世纪》:对创业者和投资人有何建议?

张倩:新技术成熟需经历周期,过度乐观导致估值高、泡沫大,风险高。AI大模型龙头企业能否领先难定,OpenAI估值3000亿美金,3年后或难维持。机器人赛道也需冷静,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出货量仅1000台,A股已过热。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