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比亚迪、奇瑞等企业纷纷将高阶智驾搭载在低价车型上,引发技术与价格双重大战。同时,多家车企将L3和L4级智驾技术提上日程,全民智驾时代即将到来。

比亚迪将高阶智驾搭载在7万元级别车型上后,奇瑞也不甘示弱,宣布其6万元级别车型也将搭载高阶智驾。一场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技术与价格大战正在激烈上演。

进入3月,华为、奇瑞、极氪、广汽等企业纷纷召开智驾发布会,不仅展示了最新的智驾技术成果,更以极具竞争力的售价策略宣告开战,技术实力与战略布局正面交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林子制图

智驾门槛降至6万元

在奇瑞近期举办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降价消息震惊业界——奇瑞宣布将智驾技术首次搭载至6万元级别的小蚂蚁智驾版上。

“智驾平权要油电平权、价格平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在发布会前一天的沟通会上表示。这款车型配备了22个智能传感器、5颗毫米波雷达及12颗超声波雷达,拥有自动泊车、遥控泊车、高速NOA领航等23项智能驾驶功能,覆盖超150项泊车场景。

奇瑞此举无疑将智驾技术的普及门槛降至新低,堪称“降维打击”,也被视为向比亚迪发起的挑战。

比亚迪早前宣布全系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包括海鸥车型,这是汽车行业首次在7万元级别的车型上搭载智驾系统。

在智驾市场的价格战中,中高端车型同样参与其中。华为发布会上,问界和享界的价格下调成为焦点。问界M5 Ultra的起售价降至22.98万元,相比老款下调了2万元,问界新M9的起售价则与旧款持平,但配备了更多的激光雷达,性价比显著提升。享界S9增程版的预售价更是从40万元级下探到31.8万元起。

更多车企正在跟进这一趋势。长安汽车发布了“北斗天枢2.0”计划,未来3年推出35款数智化新车型,并从2025年起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车。长安汽车还计划将激光雷达搭载于10万元级别车型,提高行车安全性,进一步降低智驾技术的价格门槛。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奇瑞、比亚迪等车企需要通过价格和技术优势来抢占智驾市场。同时,随着传感器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推进,智驾系统的成本大幅下降。

智驾免费与付费之争

在智能驾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大车企在智驾系统的收费模式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这场博弈不仅考验着车企的智慧,也试探着消费者的接受度和市场的成熟度。

多家车企选择将智驾功能作为车辆的标配,不单独收费。理想汽车推出的理想AD Pro以及理想AD Max智驾软件均不需要额外付费。小鹏汽车在售的车型同样配备Pro版以及Max版两套智能驾驶软件,目前都是随车赠送。比亚迪品牌搭载在2025款汉以及2025海豹车型上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同样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相比之下,特斯拉、华为选择了付费模式。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在中国售价6.4万元。华为的HUAWEI ADS(乾崑智驾)高阶功能包一次性购买价格为3.6万元。包月价格为720元/月,包年价格7200元/年。

智驾功能免费模式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加速了智驾技术的普及。然而,免费背后是否隐藏着成本转嫁等问题值得深思。订阅模式作为一种折中的选择,既提供了灵活性,又降低了消费者的初期投入,但并未如预期那样受到广泛欢迎。

随着智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智驾收费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免费模式仍将是普及智驾技术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中低端车型上;付费模式将继续存在于高端车型和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群体中。

L3、L4智驾提上日程

多家车企纷纷将L3和L4级智驾技术提上日程,展现出对高阶智驾技术的野心。

极氪宣布浩瀚智驾L3级系统将于上海车展亮相,年底具备量产交付能力。小鹏汽车则计划在2025年年中推出V6全新大版,即准L3级别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岚图与华为合作,预计今明两年推出L3级自动驾驶车型。比亚迪则将在仰望U9上量产L3级城市领航系统。

随着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完善以及用户接受度的提升,智驾技术正从“奢侈品”变为“标配”。行业预测显示,2025年L2级以上智驾新车渗透率将超过60%,其中L3级占比达8.5%。全民智驾时代已经近在眼前。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