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二期落地,军民融合产业再获资本助力
AI导读:
近日,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二期正式落地北京市西城区,注册资本高达596亿人民币。二期基金的最大股东依然是财政部,持股比例和认缴出资额均有所增加。这一基金的落地,标志着军民融合产业再获资本助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科创板日报》3月25日讯(记者李明明)近日,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二期(以下简称“二期基金”)正式落地北京市西城区,时隔6年多后再度引发关注。2018年末,“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一期”(以下简称 “一期基金”)曾在北京市海淀区成立。
工商信息显示,二期基金法定代表人为曲克波,注册资本高达596亿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涵盖以私募基金形式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这一基金的落地,标志着军民融合产业再获资本助力。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二期基金的最大股东依然是财政部,持股比例和认缴出资额均较一期有所增加:持股比例为21.0084%,认缴出资额高达100亿元。这体现了国家对军民融合产业的持续支持。
目前,二期基金出资股东共计27家,涵盖财政部、金融街资本、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等多家政府机构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核集团等军工央企。此外,二期基金还吸引了江西、陕西、湖南等多地国资资金的加入。
相较于一期基金,二期基金在出资人结构上更加多元化,新增了多个地方国资资金。其中,“江西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认缴出资20亿元,“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也分别认缴出资10亿元。
一期基金于2018年12月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龙红山,注册资本为510亿元。通过母基金+直投方式,一期基金已投资约63个项目,涵盖中国卫通、航天彩虹等多家军民融合领域企业。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等方式,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近年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据《2025—2031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军民融合产值规模将达到7.30万亿元,其中民用领域产值6.27万亿元,军用领域产值1.03万亿元。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