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探讨AI在市场急速上涨后是否进入“牛回头”阶段,分析A股市场产业趋势对投资机会的影响,以及历史上“牛回头”的共性规律和当前科技方向的产业锚点与资金信号。

  01

  市场急速上涨后,AI是否到了“牛回头”的阶段?

  2025年以来,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大模型爆发,这种“高性价比+低门槛”模式,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趋势,并引发中国科技资产的重估。港股科技和A股科技板块都经历了显著涨幅,但近期科技方向出现回调,这是“倒车接人”还是“回调至起点”?当前港股和A股市场分歧加剧。

  02

  A股产业趋势决定未来,“牛回头”常带来好机会!

  在A股市场,产业的兴衰才是真正的“生死线”。历史经验表明,真正的投资机会隐藏在产业变革的主线中,而非短期的K线波动。无论是政策推动的“双碳”目标催生新能源革命,还是消费升级推动高端白酒、免税经济崛起,长期投资的核心在于拥抱时代赛道。“牛回头”是市场给予理性投资者的宝贵机会。当行业景气赛道因短期情绪波动或宏观扰动回调时,往往蕴含布局良机。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产业浪潮的方向未变,每次回调都是为了更高点的起跳。

  03

  2005-2007:“五朵金花”的“牛回头”,是政策与资金的博弈测试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A股迎来牛市,并呈现“五朵金花”行情。此期间,“牛回头”本质是政策调控与资金迁徙的“压力测试”。例如:2006年央行加息,以及2007年“5·30印花税”政策下,市场和“五朵金花”均出现明显回调,但最终未改变市场和产业趋势。“牛回头”不是技术反弹,而是资金对产业趋势的二次确认。能在回调中证明“政策刚需+全球竞争力”的标的,终将攀上新的估值高峰。

  04

  2013-2015年经验:移动互联网的“牛回头”,是行业轮动的故事

  TMT板块与其他板块轮动交替。另一方面,TMT高景气子行业由硬件向软件转移。2013年,移动互联网崛起推动创业板独领风骚,2014年TMT指数两次“牛回头”,源于市场板块切换,周期与大金融板块领涨,这是估值消化、流动性利好与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类比Deepseek引领的AI板块,产业端应用方向可能是下阶段反弹的核心焦点。

  05

  2019-2021:新能源的“牛回头”,是估值消化后的再加速

  新能源行业“牛回头”的本质是估值消化后的再加速,每轮回调反弹均有新驱动因素,新能源行情持续的核心是景气周期内的基本面韧性。2019-2021年新能源行情历经三轮回调,包括全球股市流动性危机、外部风险加剧及美债收益率上行引发的核心资产回落,但每次回调后,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与业绩兑现推动新能源行情再创新高。

  06

  产业趋势中“牛回头”的共性规律

  “牛回头”是产业、估值与流动性三重压力测试后的再平衡,短期调整由估值与流动性扰动引起,中长期涨跌更多由产业逻辑与周期主导。景气行业阶段性回调中,“牛回头”的市场诱因包括估值泡沫、流动性冲击、产业政策扰动等,反弹伴随产业景气加码,行业往往能创新高。

  07

  警惕产业趋势三大风险,避免“伪牛回头”陷阱

  伪趋势、流动性陷阱、业绩证伪是三大风险,本质是市场从“情绪驱动”向“价值回归”切换的阵痛。要穿透概念,寻找真正的产业趋势,判断技术路径、政策支持和商业模式。同时,关注资金流和资金共识,业绩兑现是行情“试金石”。唯有理性与数据能让你穿越市场周期。

  08

  回调是财富再分配的“淘汰赛”,紧握“牛回头”的两把钥匙

  市场的每次回调,都是对产业趋势的“压力测试”。活下来的,才是真金白银的“硬通货”。回调不是终点,而是资金重新排队的起点。被产业趋势托底的标的,会在“牛回头”中超越跟风盘。“牛回头”的本质是“真金”与“泡沫”的较量,关键在于产业锚点和资金信号。当前,科技方向的产业锚点和资金信号依然稳固。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