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钛科技引领机器人灵巧手赛道,获小米等天使轮融资
AI导读:
纬钛科技在机器人灵巧手领域取得突破,研发出超高分辨率视触觉传感器。公司获小米战投、恒松资本等天使轮融资,计划推动灵巧手产品落地,布局下一代通用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赛道备受资本关注,纬钛科技技术领先,成为行业焦点。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我当时非常喜欢这家企业,后来发现小米也在抢天使投资份额。小米拥有众多工厂提供应用场景,我倾尽全力,把我们在AI赛道最高级别的资源——英伟达总部介绍给他们。”3月25日,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投资论坛上,恒松资本董事长娄刚分享了投资纬钛科技背后的故事。
论坛当天,共有4家企业参与路演,其中3家专注于机器人领域,1家深耕AI赛道。界面新闻观察到,投资人正积极争夺机器人灵巧手赛道。
娄刚提到的纬钛科技去年创立,创始人兼CEO李瑞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师从美国国家科学院及人文与科学院双院士Edward Adelson教授。
在MIT读博期间,李瑞与导师Edward Adelson教授共同开创了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器(视触觉)研究领域,研发出全球首款超高分辨率的视触觉传感器:GelSight指尖传感器,在触觉传感器的高分辨率、多维力探测、柔性操作、闭环控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能媲美甚至超越人类手指。
2024年,李瑞创立了纬钛科技,并于去年年底完成了一轮由小米战投、恒松资本等参与的天使轮融资。
“人类进行各种精细化操作时,超过90%涉及手眼协同,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为下一代通用机器人带来超越人类的触觉和手眼协同能力。”纬钛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马骥良介绍道,“如今具身智能发展数年,机器人越来越像人,但仍无法完成非标、高度柔性和精细化的操作,因为他们缺乏灵巧的双手。”
他指出,当人拿起物体,手指被挤压形变,刺激约1000个神经元,形成神经电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是触觉与运动的闭环过程。机器人利用视觉观测宏观世界,同时应具备微观物理观测和计算能力,才能完成手眼协同的精细化操作。
纬钛科技在机器人手指内置微型摄像头,捕捉手指三维形变信息,通过算法进行三维重建和结构反推,使机器人获得触觉能力。“我们现在可在机器人灵巧手的手指上放置数万个传感器,对力的感知分辨率极高。”马骥良说。
传统方案普遍使用数据或压力传感器感知触觉,马骥良指出,相比传统方案,纬钛科技的技术可实现灵巧手的自适应抓取,适应各种场景,并具有超高分辨率和成本优势。
展示视频中,无预编程、搭配千元级别摄像头的机器人夹爪能取放不同形状物品,插拔USB,甚至在持针时感受到气球推力并保证气球不被戳破。
马骥良透露,纬钛科技计划今年上半年占领泛科研市场,让带触觉的夹爪“GelFinger”业务初步落地;今明两年迭代成熟后,或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同时推动更多灵巧手产品落地;预计2026-2027年解决C端商业复杂场景问题,布局下一代通用机器人。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兴赛道,资本争相涌入。据IT桔子数据,2023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总额为54.05亿元,2024年为50.95亿元。从融资轮次看,天使轮和A轮融资公司占比较大,分别为48%和36%。
随着众多创业者涌入,哪些初创团队更易获投资人青睐?
“我们发现大部分科创企业选择深度垂类赛道开发产品,国内鲜少有潜力成为生态级别企业的团队。”娄刚说。他认为,纬钛科技不仅开发产品,更是在创造全新触觉维度的世界性标准。具身智能的微观触觉感知是当前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道路上必须克服的难题。
同时,他指出,纬钛科技应运而生,恰逢大模型生成式智能兴起和智能体普及。大模型平权化、大规模边缘部署崛起和具身智能迅速发展,商业环境有利于纬钛科技灵巧手产品快速大规模推向市场。“具身智能的主赛道是生产制造业场景,而非娱乐。”
此外,娄刚认为纬钛科技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据他介绍,目前全球仅两家企业能完成机器人手眼协同的视触觉方案,另一家在美国,纬钛科技在中国。
“纬钛科技不仅在中国无具备其商业化能力的竞争对手,且在国际上技术领先。”他认为,纬钛科技有望成为下一个行业颠覆者。
纬钛科技路演结束后,获得众多投资人关注。
“纬钛科技技术门槛高,在机器人领域有较大发展空间。若人形机器人迅速普及,它将成为受益者,是具身智能高度相关的核心零配件。”涌铧投资合伙人杨利华对界面新闻表示。
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7年前突破灵巧手等关键技术,构建国际领先产业生态。界面新闻发现,除纬钛科技外,布局视触觉灵巧手的企业还有戴盟机器人、千觉机器人等。
戴盟机器人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落户深圳,研发的新型视触觉传感器由柔软皮肤、嵌入式标记阵列、带鱼眼镜头网络摄像机组成。在受接触力激励时,相机跟踪标记运动并获取变形场。2024年11月,戴盟机器人宣布完成连续两轮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千觉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5月,自主研发的触觉传感器提供高分辨率三维力觉、动觉、滑觉等多模态触觉感知信息。2024年10月,公司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高瓴创投(GL Ventures),交大菡源基金等跟投。所融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商业拓展、人才招募,加速公司成长。
此外,“国家队”也关注灵巧手。
近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宣布设立300万元开放基金,资助相关研究团队在相关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资助领域包括五指灵巧手智能感知系统。
该中心研发体系总监邢伯阳指出,五指灵巧手智能感知系统旨在实现复杂环境下对物体特性的精确识别与感知,为灵巧手在多任务处理中的智能操作提供支撑。开放基金希望以提升灵巧手感知精度为目标,重点开展多传感器融合的人机交互设计。
肇万资产近期指出,灵巧手触觉传感器核心在于解决手部表面对力的测量、物体识别和执行任务反馈等问题,是决定人形机器人与普通工业机器人本质区别的重要环节。
上述文章指出,视触觉和基于霍尔效应的多维度传感器受主流人形厂商关注。人形机器人硬件技术逐步收敛,量产临近,目前灵巧手方案未定,触觉传感器作为重要环节,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且投资标稀缺,建议关注已掌握柔性压阻、压电、温湿度和电容四大核心技术,相关产品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厂商,具备传感材料优势的企业。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