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行业上市热潮:政策与产业升级共振
AI导读:
中国消费行业正迎来一轮上市热潮,众多消费品牌抢滩资本市场。港股市场对消费类企业给予积极认可,本轮消费类企业上市潮是政策红利与产业变革共振的结果。未来,消费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沉寂数年后,中国消费行业正迎来一轮上市热潮,众多消费品牌抢滩资本市场。
3月26日,霸王茶姬披露美股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在此之前的3月20日,宏信超市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有望成为继布鲁可、古茗、蜜雪冰城之后,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内地消费类企业。而在宏信超市身后,还有老乡鸡、八马茶叶、沪上阿姨、周六福等一众排队者。这些企业正积极寻求上市机会,以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支持。
从上市目的地来看,大部分消费类企业选择港股,部分选择美股或北交所。港股市场对消费类企业给予积极认可。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本轮消费类企业上市潮是政策红利与产业变革共振的结果。
潮涌:
消费类企业密集叩响资本市场大门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自2024年以来,已有10家内地的消费类企业在港股上市,一扫之前的冷清局面。特别是2024年下半年以来,一批重量级消费类企业赴港上市,极大地点燃了市场热情。
本轮消费类企业上市潮中,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毛戈平三家企业表现尤为亮眼。它们不仅成功上市,还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大涨43.21%,一举打破新茶饮企业上市破发的“魔咒”。老铺黄金和毛戈平也分别在上市后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和股价增长。
梳理上市进程可发现,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毛戈平三家企业有两大显著共同点:一是皆从A股转向港股;二是在港股上市周期短。
消费类企业集中上市的背后,是消费行业获政策持续大力支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政府工作任务首位。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这些政策为消费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动因:
产业升级与资本退出需求叠加
消费类企业集中上市的浪潮,既是产业周期演进的必然,也是资本退出的迫切需求。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要求不断提高,消费行业正经历着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型升级。同时,一级市场投资人的退出压力也推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在食品领域,消费者对产品的诉求已从过去的“量大管饱”转向自然、健康、品质、绿色。家电行业也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创新道路上不断前行。这些创新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热销海外。
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双管齐下,新消费类企业亟需通过上市融资,加速产品研发、渠道扩张与品牌全球化。一级市场投资人的退出压力也是推动企业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机遇:
政策、技术与资本的共振
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普遍认为,2025年中国消费行业迎来三大机遇:消费扶持政策从短期提振转向长效机制;AI技术与数字化供应链的普及推动消费行业效率革命;老龄化与年轻化并行的消费群体催生多元化需求。这些机遇为消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消费行业的高现金流特性与抗周期属性使其在宏观经济波动中更具防御性。优秀的消费创业者凭借深刻的洞察力穿越周期并获得资本青睐。
在新茶饮领域,红杉中国等投资机构对蜜雪冰城、古茗等企业的投资表达了对中国消费行业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和长期信心。
未来,随着政策、技术与资本红利的持续释放,消费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只有那些兼具创新力、抗风险能力与社会价值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