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看好中国市场前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汇聚合作暖意,外企高管纷纷表示中国市场具有巨大吸引力。同时,中国正以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展现出新的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中国经济走势备受瞩目,外资成为观察中国市场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企业负责人纷纷访华,身影频繁出现在中国各大经贸论坛和工厂园区,引发广泛关注。这些跨国企业在华有何新动向?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市场?让我们倾听他们的声音。

暖意涌动

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吸引了包括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内的众多跨国企业高管参加。康林松表示:“中国市场是奔驰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我们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投资。”

今年年会吸引了750多位外方代表参会,其中86家跨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覆盖了各行各业,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创下新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众多外企高管齐聚北京,以实际行动把握中国机遇。

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傅乐宏表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中国依然稳步向前。中国持续扩大内需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我们相信这个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强大韧性的经济体,将为全球投资者创造更多机遇。”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同样汇聚了合作的暖意。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等跨国企业掌门人在社交媒体上频繁“打卡”,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今年以来,众多跨国企业高管的访华行程释放出携手共赢的积极信号。中国日本商会和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报告均显示,多数会员企业计划在今年增加或保持在华投资规模。

创新驱动

合作共赢

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未来5年将在中国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设立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并引入全球创新疫苗。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中国拥有世界级的创新生态系统。”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实验室”,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战略之变,折射出中国市场前景广阔。法国达能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安表示:“中国是创新高地,对达能而言,中国代表着全球顶尖的创新生态。”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两年提及“人工智能+”行动,给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留下深刻印象。他表示:“宝马正深化与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将车辆无缝对接中国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这些动向表明,不少有远见的外企正借助中国的创新生态优势,在华增资扩产,推动自身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提质升级。

持续开放

共享机遇

天津鹏瑞利医院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由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约10亿元人民币,上个月正式开诊。

随着中国扩大开放,重点拓展至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领域,以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中国市场展现出新的机遇。消费市场热点纷呈,科技突破不断涌现,绿色经济蔚然成风。

河钢集团与力拓集团钢铁行业价值链脱碳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近日在北京举行。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表示,中国绿色转型正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在和电池材料等领域。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认为,尽管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跨国企业不能错失潜在的大规模市场份额。在这里,跨国企业可以接触最新的技术和应用,落地创新理念,并推广至全球。

中国正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策略,将制约外商来华投资的难点、堵点转化为吸引投资的动因和利好,展现出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