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频发,投资机会几何?
AI导读: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层出不穷,包括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等。吸收合并旨在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相关公司股价多上涨。投资者应关注现金选择权和换股溢价等套利机会,但需提前排除合并失败风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层出不穷。国泰君安已完成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湘财股份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亦获国资委批准。近期,A股公司新奥股份宣布拟私有化港股新奥能源,再通过介绍上市方式重返港股,此举被视为变相的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即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合并成一家。合并后,购受企业以支付现金、发行股票等方式取得其他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保留法人地位,而被合并企业则丧失独立法人资格。
新奥股份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新能香港向计划股东提出私有化港股新奥能源的方案,并向购股权持有人提出购股权要约。完成私有化后,新奥股份将在港交所主板介绍上市。公司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停牌,并将于复牌后推进此事。
新奥股份此次交易旨在实现新奥能源退市。协议生效后,新奥能源将成为新能香港全资子公司并从港交所退市;新奥股份则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计划股东将转为新奥股份H股股东。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吸收合并已完成,合并后公司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此案例为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头部券商首单合并重组,也是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案例。
近期,湘财股份宣布拟吸收合并大智慧,国盛金控股亦已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吸收合并多发生在同行业或上下游上市公司间,旨在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知名财经评论员宋清辉指出,吸收合并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公布吸收合并方案后,相关公司股价多上涨。投资者应关注现金选择权和换股溢价等套利机会,但需提前排除合并失败风险。
一家私募基金高管表示,在吸收合并换股方案中,现金选择权和换股溢价是套利的主要来源。当股价与现金选择权价格存在较大差价时,可介入套利。同时,若换股后能以一定折价获取新股,且安全垫充足,则可买入股票等待换股。
券商行业分析师认为,在吸收合并过程中,投资者可选择以特定价格卖出股票获取现金,或选择换取新公司股票享受股价上涨收益。相对而言,现金选择权的套利风险较小。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