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AI与汽车全产业链的融合愈发紧密。岚图、宝马等车企积极探索AI+应用,推出AI虚拟工程师、360度全链AI战略等,推动汽车行业变革。同时,阿尔特发布垂直AI创绘工具,为汽车设计带来新突破。但AI在产业端的应用也面临一定风险,需要精细化治理。

  财联社3月27日讯(记者刘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AI与汽车全产业链的融合正日益加深,为行业带来新变革。

  3月27日,财联社记者从岚图汽车获悉,岚图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包括AI+营销、AI+行政等,并在AI+研发、AI+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展现了AI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潜力。

  岚图智能电子电气团队通过自研AI大模型,推出了4类“AI虚拟工程师”,在软件前期开发、测试等阶段,参与到数据分析、风险识别等工作中,极大地提升了业务效率。据岚图汽车内部人士透露,这些“AI虚拟工程师”涵盖了底软开发AI工程师、功能安全AI工程师等多个职能类别,开发效能已较人工提升21倍。

  人工智能(AI)被视为未来关键领域之一。2025年两会的重点之一就是“人工智能+”计划,旨在推动包括汽车在内的广泛产业的融合发展。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人工智能是打造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解决方案的关键。

  同日,宝马集团宣布在中国正式启动360度全链AI战略,该战略以数字化生产运营为基础,以提升全场景用户智能体验为中心,旨在加速宝马在中国的人工智能融合,塑造长期竞争优势。

  宝马中国研发中心已搭建研发、生产、协作、产品四大AI平台,为不同领域赋能。其中,AI协作平台上的AI应用市场,已开发超过200个应用,涵盖研发、供应链等多个环节。

  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在汽车上的应用。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技术,宝马将AI智能体引入座舱,计划于2026年搭载于中国生产的BMW新世代车型。

  国内首家A股汽车设计上市公司阿尔特也发布了垂直AI创绘工具“TAI”,该工具具有创意探索、草案绘制等功能,可解决汽车设计师在创意表达等方面的痛点。

  业内人士指出,AI正加速在汽车全产业链范围内应用,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算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AI在产业端的应用也面临一定风险,需要更为精细化的治理。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