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敦促推出国家机器人战略,中国竞争压力增大
AI导读:
美国政府和国会或将智能机器人纳入国家战略,多家美国机器人公司敦促推出国家机器人战略,助力全球竞争。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人工智能将引领全球下一场机器人竞赛。
继芯片、人工智能等产业之后,美国政府和国会或将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美东时间周三,特斯拉、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及敏捷机器人(Agility Robotics)等多家美国机器人公司代表造访国会山,与美国议员会晤,并敦促其推出国家机器人战略,设立联邦办公室,专注推动机器人行业发展,助力美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抢占下一代机器人开发先机。
美国企业力推国家机器人战略
美国德克萨斯州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Apptronik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卡德纳斯(Jeff Cardenas)透露,在闭门会议中,他向美国议员指出,早在1961年,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就在新泽西州一家装配厂部署了首个工业机器人,但美国却将早期领先优势让给了日本。如今,日本和欧洲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强国。
卡德纳斯表示,全球下一场机器人竞赛将由人工智能引领,谁都有机会胜出,美国有望夺冠。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正制造出一些世界顶级机器人。但要持续建设并保持领先,需制定国家战略。
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ed Automation)表示,若能制定国家机器人战略,将助力美国机器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动机器人成为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该协会指出,中国等多个国家已制定类似计划。
该协会在声明中表示,若无此领导力,“美国不仅会输掉机器人竞赛,还会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落败。”
该协会还建议美国政府采用税收激励措施,同时为机器人行业学术研究和商业创新提供联邦资助。鉴于该行业全球竞争激烈,技术日益复杂,成立新的联邦机器人办公室至关重要。
中国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伊利诺伊州民主党众议员Raja Krishnamoorthi表示,他相信美国在这场竞争中领先,但中国公司“实力强劲”,中国“迅速投入大量资源”,“因此,我们需保持创新,维护创业文化。”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经理Jonathan Chen表示,机器人制造能力将成为国家竞争的关键,“你创造了机器人,但谁来扩产?”
据德国总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工厂机器人及其他工业环境机器人市场。2023年,中国已投入使用约180万台机器人。
同时,IFR数据显示,日本和欧洲机器人制造商仍主导庞大的工厂机器人全球市场,而中国制造商在国内市场份额已增至约一半。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