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以来,多家一线外资投行上调了对中国股市的预测,认为中国经济处于复苏态势。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等纷纷上调目标点位,指出盈利预期改善和估值修复将推动市场上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明显提升,关注人工智能及其相关行业。

  本周以来,先后有4家一线外资投行发布看好中国市场的观点。其中,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上调了对2025年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点位预测;高盛、瑞银指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关注度与情绪显著增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复苏。

  外资投行上调中国股市目标点位

  3月25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及其团队发布新观点,上调中国股市目标点位。具体来看,该机构分别将2025年底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目标点位上调至25800点、9500点、83点和4220点。

  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盈利预期改善和估值修复将推动市场进一步上涨。此次上调主要基于三大理由:2024年四季度财报超预期、盈利预测上调、估值可能进一步接近新兴市场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摩根士丹利近两个月内第二次上调中国市场主要指数预测。2月19日,王滢团队认为中国科技突破将推动股市更可持续反弹,当时上调MSCI中国指数评级,并调高相关指数目标点位。

  3月26日,摩根大通发布报告,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团队将MSCI中国指数的看跌/基准/看涨情境目标点位分别上调。在行业方面,摩根大通将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行业的评级上调。

  同日,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中国股票在上涨约20%后,预计还有基本面驱动的上涨空间。但他也提醒,行情节奏可能受外部风险因素和获利回吐压力影响。

  高盛此前上调MSCI中国指数12个月目标点位,纳入人工智能带来的上行动力。同时,高盛预计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代表未来12个月有约20%的回报。

  基本面改善驱动外资机构看好

  中国股市基本面改善是外资机构集体看好的重要驱动力。

  摩根士丹利指出,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迎来三年半来首次季度业绩超预期,得益于企业积极调整和科技、人工智能投资加速。

  因财报超预期和宏观经济复苏,摩根士丹利上调2025年和2026年MSCI中国指数盈利增长预测。该机构预计,MSCI中国指数估值将接轨新兴市场,消除长期折价。

  摩根大通认为,中国股市受益于政策支持、盈利增长和合理估值,具备优势。Deepseek被广泛采用以节省成本,预计2025年对企业盈利改善的影响将显现。此外,房地产市场趋稳,改善消费信心。

  瑞银证券分析师孟磊预计,A股沪深300指数每股盈利增长有望从2024年的1%提升至2025年的6%。他认为,A股市场估值在2025年有提升空间。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兴趣浓厚

  外资投行普遍反馈,资金对中国股市兴趣明显提升。

  刘劲津表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达到自2021年初以来的最高点。

  孟磊同样指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关注度与情绪上升,认同中国经济复苏态势。他们关注人工智能及其相关行业。

  消费板块方面,一线城市房价和成交量企稳,优质消费内容持续供给,政策发力,部分长线投资者关注投资机会。

  根据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截至2025年2月底,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仍有提升空间。摩根大通估计,增加对中国的配置将带来资金净流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