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热议AI大模型与人工智能发展,包括DeepSeek、Chat GPT等模型。企业尝试不同大模型,AI应用快速发展,但存在风险与伦理问题。人形机器人成为热议话题,但仍需时间落地。呼吁打造包容性数字平台,弥合数字鸿沟。

  技术浪潮正重构商业逻辑与社会伦理的边界。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几乎每一个科技论坛都会谈到Deepseek、Chat GPT、Manus等大模型,成为热议焦点。这其中有夸赞、爱不释手,也有隐忧、忧心忡忡。

  在现场,第一财经记者和产业端、资本端、学术端等多行业的参与者交谈得知,当AI从颠覆者变为生产力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AI并不是一座需要翻过的大山,而是一片汪洋,人们可以在这片海洋中游往不同的方向。AI应用每个月都会有新的第一名涌现。

  在和几位参会企业家的聊天过程中,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企业对不同类型、不同厂商的大模型,拥有同样高涨的热情。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很多中小企业都在“神农尝百草”式地尝试不同的大模型,“因为目前使用各种模态大模型的成本不是很高,可能每周就几十美元”。

  更多企业愿意将不同AI引入到不同业务里,因为他们意识到,旧地图找不到新的世界。

  在“在AI应用中塑造核心竞争力”主题论坛开始前,AI教育公司奕兆科技有限公司CEO林新瀚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他表示,在他们公司,美术部应该是最先应用AI的部门,现在HR、编程等多个部门也都在使用AI。HR们会把所有简历投喂给AI模型,再把岗位所需要的十个特质输进去,系统会自动评估出前三名。

  相比大公司庞大且复杂的组织架构,林新瀚认为,中小企业在探索AI与业务的实际应用中更有优势。“大厂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差异可能比较大,在引入AI应用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资源重复,协调不足的情况。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太会出现这种‘船大难掉头’的状况。”

  在林新瀚的公司里,他鼓励每个员工尝试不同的AI应用,并且每个月都建立了评估机制,来测评AI对业务的实际提升效率。以美术和程序部门为例,美术部门侧重于利用 AI 进行创意生成和图像优化,程序部门则更关注AI在代码编写、算法优化和自动化测试方面的能力。

  “在应用里,我们可以看到大模型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每个月我们都会评选出新的第一名AI应用,而第一名常常会变动。”

  人应该负起对人工智能的责任

  AI一路狂飙,是否会有失控的那一天?在“促进经济复苏:科技企业的机会与挑战”主题分论坛后,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对于某家媒体提出的这一问题,中山大学二级教授、鹏城实验室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林倞拒绝了回答。

  AI高速发展带来的风险,并非是“房间里的大象”。在这次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有多个论坛都讨论到了这一议题。林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AI话题备受关注,公众对 AI 既充满期待又存在担忧。在AI发展早期,行业的共识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人工智能伦理道德的领域,全球有90%的共识。”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人工智能安全与超级对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注重隐私、版权、透明度、解决偏见等方面,大多数国家都能达成共识。

  他提到,DeepSeek的开源,也能够为AI安全能力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式。尽管全球各国的语言不同,但随着大模型的开源进程,全球AI安全底座有望找到新的合作局面。阿里云通义大模型业务总经理徐栋也在论坛中提到,从2023年到现在,通义千问大模型基本上每个月会开源一次,促进了全世界开发者的交流。

  曾毅说,有责任地发展人工智能,意味着人类开发者和部署者需要承担责任。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但人类始终应该做自己和AI的守护者。

  在分论坛后,曾毅向第一财经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人工智能最近会用来给小学生判作文,但人工智能在打分时却出现了误解,人工智能或许可以用来辅助,但人应该是进行决策的那个角色。“人类应该负起对人工智能的责任。”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中也被频频提起。第一财经记者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采访了多位产业人士了解到,人形机器人的火是否是“虚火”,今年的资本泡沫,又是否会破灭,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答案。

  相比起旁观者的火热期待,已在局中的人,显然清醒许多。

  刚刚宣布成立机器人LAB的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论坛中表示,希望大众对人形机器人“不要抱太高的期望”,因为实际落地还需要很长时间。一位机器人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人形机器人的资本泡沫也许在2-3年之后会消退。

  泡沫破裂带来的危机似乎还不在眼前。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在论坛中建议,对于新的科技赛道,资本和产业应该要有投入的勇气。

  当目光转向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新技术带来的不平等依旧存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在论坛中呼吁,我们需要给更多的女孩赋权,让她们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包容性的数字平台,来弥合女性以及全人类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机器人企业魔法原子发布了“光引001”项目,该项目将研发帮助视障人士便利出行、提供生活服务的机器人解决方案。

  “科技的好坏与否,取决于它是否让大多数人生活得更好。”马光远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