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全球市场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波动,中国股市上行环境逐步形成。专家建议杠铃配置策略,分散投资科技与高股息板块,关注全球资产配置与财政可持续性。

  2025年全球市场在地缘政治紧张、贸易摩擦加剧和经济政策分化等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已经走过了跌宕起伏的上半年。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料将持续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资产配置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8月13日,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首席策略师兼研究主管陈东在做客澎湃新闻“进击新周期——《首席连线》2025年中经济展望”专题时指出,当前支撑A股上行的环境已逐步形成。外围市场扰动缓和,中国政府释放支持资本市场政策信号,中国资产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提升,投资者信心改善。

  “信心就是黄金,”陈东称,“在下半年,我们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完全有可能进一步上行。”

  配置方面,陈东认为,“杠铃配置” 策略不失为一种选择:“一头是高增长的科技板块,另一头是高股息的具有一定防守功能的板块,例如公用事业、能源、电信等。这一配置方式有助于实现相对均衡的回报。”

  资产配置要注意分散化

  “上半年的全球市场可以用‘不确定性’来概括,”陈东指出,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成市场关注焦点,预计四季度有两次降息,更多降息或出现在2026年。美元资产走势备受关注,上半年出现罕见股债汇“三杀”,美元和美债避险资产地位受挑战,资产配置分散化成焦点,具体表现为降低美元资产集中度。

  在全球资产配置方面,陈东认为,对各国财政可持续性的考量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美国财政赤字扩大和国债增加引发对其财政可持续性质疑,稳健高评级企业债或更受青睐。在股权配置方面,欧洲和新兴市场提供潜在机会,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可作为国际资金分散化选择。此外,陈东还特别提到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认为黄金配置价值将继续上升。

  中国股票市场或将进一步上行

  2025年上半年,中国资产在全球投资者视野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国际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地位,全球资金开始重新流入中国科技板块。然而,陈东强调,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在房地产、消费和政策执行三大领域亟待突破。他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空间,央行可能会继续降息和降准。

  对于A股市场,陈东明确表达乐观态度,当前支撑A股上行的环境已逐步形成。港股潜力也备受关注,陈东分析称,港股对A股有估值优势,中国头部科技公司多在港股上市,叠加港股很多大公司股息率可能达到5%甚至7%,对机构投资者吸引力强。

  “杠铃配置” 策略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陈东认为,“杠铃配置” 策略不失为一种选择。一头是高增长的科技板块,另一头是高股息的具有一定防守功能的板块。科技板块中,互联网与云计算具备潜力,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是长期方向。在AI领域,其发展正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场景落地的关键阶段,真正的机会开始出现在应用端。谈及消费板块,陈东观察到,中国消费者行为发生重大转变,投资者应注重选择性。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