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股市场迎来强势表现,恒生指数上涨近30%。经济学家洪灏认为港股市场已形成上涨趋势,但处于关键阻力位,进一步上涨需等待预期兑现。他建议投资者关注贵金属等其他投资机会,并留意港股中AI相关投资标的。同时,外资长线资金正在重新评估投资中国。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强势表现,恒生指数从1月初的19000点关口上涨近30%至最高点24771点。随着市场不断修复,恒生指数也到了关键的阻力位,市场投资者开始出现分歧。究竟港股后市发展如何?著名经济学家洪灏在专访中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港股市场虽然已形成上涨趋势,但目前处于关键阻力位,市场讲故事群情激昂的阶段已经过去,进一步上涨需要等待预期的兑现,包括经济症结的解决和房地产周期的回暖。他还指出,目前并非最佳买入点,投资者可以等待下一次机会,或者转向其他投资机会如贵金属。

在今年港股的上涨浪潮中,“北水”占据主导地位,外资长线资金则略显暗淡。洪灏认为,在美国投资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外资长线资金需要寻求美国以外的投资机会,中国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市场之一,相信外资长线资金已开始重新关注中国市场。同时,他强调,目前无论从信贷条件还是市场估值,都无法与2015年的暴跌类比。

此外,洪灏还提到,AI相关投资标的集中于港股,大型科技公司如腾讯、阿里等都在香港上市,为港股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对于其他板块,他建议关注消费股和医疗保健股。至于外资长线资金,洪灏认为他们正在重新评估投资中国,尤其是在美国投资逻辑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主要市场之一,长期来看可能会提供更多机会。

最后,洪灏提醒投资者,市场现状不应与2015年泡沫类比,目前港股虽然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性阻力位,但回调后再上涨反而会更健康。同时,他也建议投资者在三月份财报密集发布到下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出现的空窗期内,可以趁机休息一下。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