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监会新修订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实施,沪深交易所发布相关优化安排。新规将深刻影响A股市场生态,包括增加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为IPO优先配售对象,科创板试点未盈利企业分类配售,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等。

财联社3月29日讯(记者闫军)为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填补违规减持、绕道减持的监管空白,证监会于3月28日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该办法即日起生效实施。沪深交易所紧随其后,发布了相关优化发行承销制度的安排,确保在操作执行层面的一致性。

业内认为,监管的新规将深刻影响A股市场的未来生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被纳入IPO优先配售对象范畴,此举将极大便利这两类资金直接进入市场,满足其投资权益的需求。二是上交所在科创板试点未盈利企业的分类配售机制,鼓励长期持有意愿的投资者获得更多配售,明确引导“长钱长投”。三是明确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限售期内出借股份,此举补齐了此前上市公司、减持等相关法规的条款。

监管的系列配套方案正在逐步落地,旨在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障碍。自2024年9月以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等部门已相继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明确提升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渠道和权益投资规模。

新规具体修订内容包括:在新股申购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被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在上市公司定增方面,优化了定增发行对象数量认定安排,为银行理财、保险资管提供更多便利。

银行理财子认为,此次规则调整意味着银行理财可以直接参与新股和再融资发行,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同时也为银行理财提供了更多的投资便利和选择。

此外,监管还优化了科创板的配售机制,通过引入约定限售模式和实施差异化配售,旨在培育“耐心资本”。此举有助于提高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定价过程中的参与度,形成基于新股中长期价值的市场化定价机制。

对于战配禁止限售股转融通的规定,监管也进行了明确。此举旨在防止变相减持和做空行为,保护市场公平和投资者利益。随着新规的实施,预计将有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