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有三大航2024财报显示,虽未扭亏但亏损大幅收窄,票价水平持续下降。航空货运公司及低成本航空成为亮点,盈利情况良好。未来航司需关注体验经济、运行效率与成本控制。

截至今日,国有三大航的2024年财报全部出炉,三大航司依然未能在2024年实现盈利,但相比2023年已大幅减亏。这背后,是国内市场内卷导致的旅客结构变化,票价水平持续下降。

然而,也有航司如航空货运公司及低成本航空已扭亏为盈。

三大航亏损依旧

具体看来,南方航空(600029.SH)2024年净亏损16.96亿元,较2023年的42.09亿元有所收窄;中国国航(601111.SH)净亏损2.73亿元,较2023年的10.46亿元有所改善;中国东航(600115.SH)则净亏损42.26亿元,较2023年的80多亿亏损有所减少。

三大航均指出,行业竞争加剧、公商务出行需求不足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是导致2024年仍未扭亏的主要原因。

其中,行业内卷和旅客结构变化带来的“旺丁不旺财”现象在三大航年报中尤为明显。例如,南航财报显示,2024年客座率提升至84.38%,但每收费客公里收益降至0.48元,较2023年的0.55元有所下降。

国航和东航也面临类似情况,客座率上升但票价下滑。

据中航协数据,尽管2024年旅客量创历史新高,但经济舱平均票价比2023年下降超10%,客公里平均收益水平同比下降12.5%。这主要归因于旅客结构变化,高价值旅客比例下降,新增旅客多为休闲旅游探亲者。

这一趋势在2025年春运期间继续延续,民航旅客量再创新高,但票价却同比下降。

货运与低成本航空成亮点

记者查阅三大航年报发现,三大航的子公司及主要地方航司如川航、深航等几乎均亏损,盈利的航司则主要为南航旗下的厦航、东航旗下的中联航及几家航空货运公司。

其中,东航物流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25亿元到29亿元;国货航预计净利润为18亿元到19.9亿元;南航物流净利润41.86亿元,同比增长72.33%。

这主要得益于2024年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带动空运运价上涨。

此外,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及海航虽未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但前三季度业绩领先,预计全年盈利可能性大。华夏航空也公告实现扭亏为盈。

这些中型航司先于三大航扭亏,主要得益于更好的成本控制及国际航线恢复速度低于预期。

展望2025

对于2025年,民航局提出“力争国际航班数量恢复至疫情前90%以上”,并预计行业盈利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同时,民航局将完善航空运输市场监测预测,加强价格收费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引导航司基于差异化功能定位,深耕细分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关部门已要求航司不得销售低于200元的机票,旨在改善票价水平。

然而,尽管各航线票价普遍在200元以上,但票价水平仍低于去年同期。即将到来的清明假期,机票均价也低于历年同期。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指出,未来市场恢复将面临全面结构性变化,航司应关注体验经济、运行效率与成本控制。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