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亿航通航和合翼航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将从试点进入商业化阶段。亿航智能的EH216-S有望下半年开始规模化服务,推动‘空中公交’时代。低空旅游观光市场规模近60亿元,政策推动下有望快速增长。



日前,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亿航通航”)和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下称“合翼航空”)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

亿航通航作为亿航智能旗下专注于城市空中出行(UAM)运营的全资子公司,合翼航空则由合肥市国资平台与亿航智能合资成立。图|亿航通航OC取证

这是全球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亿航智能因此成为全球首个拥有无人驾驶载人eVTOL完整商业运营资质的公司,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将从试点进入商业化阶段。据悉,亿航智能的EH216-S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规模化服务,推动“空中公交”时代的到来。

合翼航空获得合格证后,合肥市民将可购票体验低空观光旅游、城市空中通勤等服务。合翼航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合肥骆岗公园等运营点正式开展商业载人服务

亿航通航相关负责人透露,亿航智能将逐步扩大商业运营点,在广州各区布局低空交通运营中心,为市民提供常态化的低空游览、城市观光及商业载人服务。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称,OC取证后,市民可像预约网约车一样预约飞行

在全球范围内,载人航空器进入商业化市场需经过民航监管部门的严格审定,包括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而OC是民航局向运营商颁发的资质证明,意味着企业具备安全、合规开展商业飞行的能力——若以“造车”为喻,TC、PC、AC分别解决了“车能造、车能产、车能跑”的问题,而OC则决定了“车能运营”图|亿航智能资质审核过程(来源:东吴证券)

在落地场景方面,旅游观光将是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领域。

合肥、深圳、广州等地正积极规划起降点与航路航线;亿航与多地政府及企业合作。据东吴证券初步估算,国内低空旅游观光年市场规模接近60亿元,在政企合作及消费补贴等政策推动下,2025年低空文旅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首次将“低空消费”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明确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

自2024年12月起,低空经济相关中标项目开始激增。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低空经济相关项目中标总金额达15.3亿元,环比增长260%;2025年1月中标总金额36.1亿元,环比增长137%,主要涉及基建建设、规划设计、设备和服务采购、空管建设及低空运营。

东吴证券指出,2024年各省份已陆续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方案和支持措施,2025年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导下,成为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元年,低空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有望在政策推动下大规模应用。预计2025年二季度,相关指导文件有望在低空司统筹下发布,推动地方低空投资建设运营落地,eVTOL首批六个试点城市有望领先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