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A股将迎来财报窗口期,机构预计业绩确定性将成为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同时,AI产业链的产业趋势仍在演进,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投资者需关注基本面,逢低布局AI产业链。

上周,A股科技板块出现下行,市场维持窄幅震荡格局。3月整体表现显示,A股主要指数走势分化显著。行业层面,有色金属、社会服务、煤炭等行业涨幅居前,而计算机、电子、通信等成长板块表现疲软。

步入4月,A股迎来财报窗口期。机构普遍预计,业绩确定性将成为4月市场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资金关注点将逐步转向基本面。然而,从中期角度看,AI产业链的产业趋势持续演进,整体景气度稳定向好,投资者可考虑逢低布局。

“4月决断”压力或已释放

从历史规律来看,A股存在“4月决断”现象。即4月后,市场基本面更加清晰,宏观政策形势更加明朗,投资者能更明确地判断行情。对于近期市场的阶段性调整,申万宏源证券认为,“4月决断”窗口临近,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导致短期调整。该机构认为,短期调整后,“4月决断”压力已基本释放。国内AI产业链中,算力板块业绩兑现可见度高;同时,AI应用层挖掘尚不充分,市场正等待爆款应用落地,因此缩量调整的幅度和时间均有限。

东吴证券指出,“4月决断”的本质是市场从预期驱动转向现实定价。经济数据、业绩兑现能力、政策的边际变化共同影响股价。东吴证券分析认为,今年“4月决断”的特点在于基本面定价权重显著提升,二季度投资者需关注地产与消费复苏的数据验证。

中信证券从资金面分析认为,后续A股有望迎来回暖。一方面,部分追逐港股的趋势资金可能流向A股;另一方面,两市股票型ETF近期重新开始净流入,结束了连续8周的净赎回态势。

市场焦点重回基本面

随着4月的临近,宏观经济数据逐步公布,上市公司业绩陆续披露,市场进入基本面验证期。机构普遍认为,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市场焦点已重回基本面。

广发证券统计显示,过去5年中,4月是A股最关注基本面的月份,二、三季度也是“景气投资”最有效的时间窗口。这意味着,下一阶段,市场将从年末年初的“炒预期”逐渐转向业绩前瞻与验证,对A股一季报的关注度提升。

广发证券认为,总体来看,参考1月至2月工业企业利润等高频经济数据,一季报A股(不含金融板块)总体收入增速、利润增速有望回升。分板块看,顺周期行业中,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等细分领域一季报前瞻业绩较好;科技板块中,半导体设备、内存接口芯片、光模块等细分方向一季报景气确定性高;多数红利行业的一季报增速保持稳定,长期来看,红利板块是少数可长期配置的资产。

国泰君安证券同样表示,4月是股市最关注增长表现的月份。市场风格再平衡背景下,看好受“两新”政策提振的板块,如电力设备、轨交、工程机械、消费电子、家电等。此外,部分周期行业或受益于供给端优化或新需求拉动涨价,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化工、有色、建材等方向。

AI产业链中期仍有发展空间

对于近期AI产业链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回调,机构认为,AI产业链的产业趋势仍在演进,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适度回调是布局良机。

中信证券表示,本轮中国资产行情的主要逻辑是自主创新驱动,以AI和创新药为代表,这一逻辑不会因活跃资金退潮而改变。在择时困难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坚持“科技点火”方向,保持头寸避免踏空。为控制回撤,可在组合中增加受益于险资增配的红利资产。产业主题方面,看好端侧AI、算力和AI应用在二季度出现新催化。

海通证券认为,从中期看,AI浪潮引领的科技产业周期向上是本轮行情主线。技术端方面,腾讯、阿里等科技企业加大对AI领域的资本开支,为科技行业带来增长动力,拥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正加速崛起。借鉴美股龙头科技股崛起经验,未来AI应用、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有望涌现中国科技代表性企业。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