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近三成。独角兽企业的发展需要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未来全球科技与市场合作将成为最重要需求。

  ◎记者窦世平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上,《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下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近三成,数量位居全球第二。这些企业正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多位受访独角兽公司人士认为,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既需要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也需要营造包括资本、市场、人才、政策在内的良好创新生态。未来,全球科技与市场合作将成为独角兽企业最重要的需求,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18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百亿美元,彰显了中国创新企业的强大实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呈现出智能主导、赋能发展的特点。近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来自以大模型、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技术领域,带动智慧健康、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

  报告显示,我国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有18家,以4.4%的数量贡献了43.6%的估值。北京市的独角兽企业以115家的数量和5949亿美元的估值位居全国第一,成为独角兽企业的重要聚集地。

  从分布领域看,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以及集成电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总估值位列前三。这些领域正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独角兽企业的涌现为这些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数量来看,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领域的企业数量位列前五,合计占比68%,显示了这些领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是一个奇迹,中国政府帮助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发挥最大的潜力。”牛津大学领导委员会成员戴维·约翰逊表示。他的话语充满了对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肯定和期待。

  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各异,但都离不开创新和核心竞争力。驭势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吴甘沙认为,初创企业需找到与大厂差异化竞争的路径,聚焦细分领域,深耕核心技术,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论坛上表示,绝大部分的新兴企业,尤其是即将成为独角兽的企业,资金往往非常短缺,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他的话语揭示了独角兽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也强调了耐心资本的重要性。

  此外,人才也是独角兽企业发展的关键。AI+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梅卡曼德首席发展官韩卓表示,复合背景的高精尖人才可以推动技术性产品的持续创新。他的话语凸显了人才在独角兽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发展需要全球开放合作。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论坛上表示,尽管全球独角兽企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它们的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因此,各国企业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戴维·约翰逊表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独角兽企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他建议继续在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推动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等。他的话语为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谈及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未来发展,吴甘沙认为,全球化是必选项。只有做到国内产品与国际标准无缝衔接,才能快速响应全球竞争、“零时差”出海。他的话语充满了对中国独角兽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