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创投行业经历三年低谷后情绪企稳,一级市场显示回暖迹象,硬科技成为资本关注点。局部过热为行业带来关注度和预期,但全面复苏尚需时日。政策驱动、二级市场估值修复是回暖核心原因之一。

经历了三年的行业低谷期后,创投行业的情绪逐渐企稳。去年,对于部分投资项目的创始人,不少投资人建议,若难以支撑,应考虑及时并购退出以换取流动性,或重新审视商业模式。但今年,随着A股和港股整体环境向上,瀚晖资本合伙人毕垒建议创业者坚守,只要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就应更积极主动投入及坚持。

数据方面,一级市场已现回暖迹象。截至3月27日,3月VC/PE市场共发生221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412.91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265%。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2.33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203%。投资人行动偏向“进攻”,今年更多精力放在看项目和投项目上。

硬科技成资本“锚点”

深圳某科创园区,一家机器人公司举办推介活动,现场挤满了调研的投资人和行业人士。机器人手臂表演咖啡拉花,气氛热烈。投资经理们讨论着机器人行业的投资事件,感叹AI赛道竞争激烈,但硬科技赛道上的项目活动人员爆满,当前创投行业回暖更多体现在硬科技上。

然而,朱啸虎近日表示正在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认为看不到商业化路径。经纬创投张颖则反驳称,机器人领域前景光明,朱啸虎的言论会影响优质公司对其的态度。

局部过热≠全面复苏

局部过热为创投行业带来关注度和预期,但不代表全面复苏。华澳资本合伙人欧光耀表示,明星项目点燃AI及相关硬科技赛道,提升创投行业关注度,对行业回暖有积极作用。但受大环境影响,新资方对项目估值预期降低,存在估值博弈现象。

不过,不少投资人认为,不会盲目调整投资方向,会向硬科技赛道倾斜资源和关注度,并微调投资策略。

政策驱动+二级市场估值修复

毕垒坦言,2024年是创投行业最“冷”的年份,上半年对市场是否触底并无把握,政策也待明晰。多位投资人士提到,受政策驱动,去年四季度二级市场估值修复,乐观情绪传导至一级市场,是当前创投行业回暖的核心原因之一。

只有二级市场估值回到一定水平,创投机构入场的意愿度才会提高。欧光耀认为,当前回暖主要受政策推动,行业关注度提升,属于市场热度上升。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提出25条措施推动创投行业结构性改革。多位创投界人士表示,2025年创投回暖是政策驱动、技术突破与资本结构调整的共振,但局部过热不代表全局繁荣,情绪修复难以替代基本面改善。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