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总估值约1.5万亿美元。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北上深杭广”集聚超六成。

近日,2025中关村论坛“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显示,深圳、广州独角兽企业数量均进入全国前五,凸显其创新创业活力。

2025中关村论坛“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在京举行。(摄影:潘亮)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数量位居全球第二,总估值约1.5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近30%,仅次于美国。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等12个领域。其中,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以及集成电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总估值位列前三。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有18家。

从具体估值分布区间来看,估值在10亿美元(含)至20亿美元之间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共236家,估值总额约3019亿美元;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含)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共18家,总额约6567亿美元。

图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咨询台前的“迎宾”机器人妮娅。(摄影:潘亮)

“北上深杭广”集聚超六成

独角兽企业集中分布于全国57个城市,“北上深杭广”集聚超六成。其中,北京115家居全国首位,广东排名第二,凸显创新创业活力。依据综合指数得分,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是独角兽企业热度最高的省市。

从数量来看,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企业数量位列前五。从估值来看,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集成电路领域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分列前三。

工程师正在训练人形机器人“里工D1”。(摄影:汤铭明邓鼎园)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我国独角兽企业呈现出智能主导、赋能发展的特点。近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来自智能技术领域。

2024年,硬科技独角兽企业融资能力强劲,近六成新获融资企业集中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美元基金占比下降,人民币融资占比升至75%。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