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政策重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国产创新药企呼吁尽快恢复实施,以打通更长期融资渠道。该标准允许尚未盈利企业在关键研发节点申请上市,对创新药生态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业内对恢复该标准迫切,提出完善建议以促进国产创新药企融资。

科创板日报》4月3日讯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政策重启的消息,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这一政策对国产创新药企来说,意味着更长的融资渠道即将打开。

近期,《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众多国产创新药企代表纷纷呼吁尽快恢复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该标准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在关键研发节点(如临床II期)申请上市,为急需资金投入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本市场支持,对创新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截至4月3日,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并处于在审排队阶段的未盈利企业共有9家,涵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其中,禾元生物、北芯生命等企业已选择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创新药企带来生机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承载着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国计民生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尚未盈利且处于关键科研投入的国产药企面临融资难题。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非盈利企业上市,俗称“三无(无产品、无收入、无利润)”公司IPO,为创新药企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持。

但由于认知差异和执行偏差,该标准自2023年6月智翔金泰登陆科创板后暂停至今已近两年。众多创新药企高管表示,一直在关注该标准的恢复进展,期待其能为企业上市提供新的渠道。

上市渠道阻塞直接影响一级市场退出预期,导致国内创新药融资规模和案例数双减。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生物医药领域一级市场共发生1465起融资事件,同比下降26.75%;融资金额总计736.97亿元,同比下降10.4%。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已受益企业众多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重启已受到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重视。证监会表示,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

据统计,自科创板开市至2023年6月,已有20家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IPO,募集资金超420亿元。其中7家公司已实现盈利,2024年这20家企业合计营业收入超140亿元,成功推出多款国产新药。

多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创新药企表示,上市后获得了突破性的药物研发资金支持,打破了上市前仅依赖大股东增资或银行质押贷款的单一局面,有效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持续经营能力。

▍业内呼吁完善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业内对于恢复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已非常迫切,认为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设计可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多方代表提出进一步建议,包括完善中介机构监管与考核、优化企业上市估值体系、加强早期监管介入等。

同时,投资机构、券商和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完善和实施,促进国产创新药企的融资和发展。

(《科创板日报》记者敖瑾、陈俊清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