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强化市场监管
AI导读:
2025年4月3日,北交所正式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旨在规范程序化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细则对四类异常交易行为作出细化规定,并设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确保市场公平与安全。
原标题: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强化市场监管
2025年4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正式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北交所相关负责人就规则制定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旨在规范程序化交易行为,保障市场公平。
一、请简要介绍《实施细则》的制定背景和总体思路。
答:2024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授权交易所细化业务规则。北交所据此制定了《实施细则》,全面细化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内容,旨在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市场秩序。
《实施细则》立足于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国情市情,通过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加强机构合规风控管理等措施,明确监管预期,保障交易安全。
《实施细则》将于2025年7月7日正式实施,预留过渡期以便市场主体适应性调整和技术准备。
二、前期北交所就《实施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介绍一下征求意见的相关情况。
答:2024年6月,北交所就《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反馈近50份,总体上支持出台细则,部分意见已吸收采纳。
三、《实施细则》规定了四类异常交易行为,有何考虑?
答:《实施细则》对四类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作了细化,包括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及短时间大额成交,旨在引导程序化交易投资者降低交易频率,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北交所已就上述异常交易行为制定监控指标,自2024年4月起试运行,成效显著。
四、北交所发现投资者发生程序化异常交易后,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投资者发生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的,北交所可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并视情况通报证监会派出机构等,协同采取监管措施。
五、《实施细则》关于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有何考虑?
答:《实施细则》明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借鉴境内外成熟市场经验,结合北交所监管实践,设置流速和流量标准,便于理解和执行。
六、《实施细则》对高频交易有何差异化监管安排?
答:《实施细则》要求高频交易投资者履行额外报告义务,设置异常交易监管标准,加强交易监管,并适时制定差异化收费方案,引导高频交易降低交易频率。
七、《实施细则》正式实施后,与前期发布的报告通知如何衔接?
前期发布的报告通知与《实施细则》内容无冲突,继续为市场相关主体提供指引。北交所将持续研究完善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
(文章来源:北交所)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