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谈判,应对美国关税挑战
AI导读:
中欧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为投资和产业合作营造良好环境。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面对美国政府加征关税,中欧采取应对策略。全球新能源发展进程不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中国车企仍在欧洲投资,面临超高关税挑战。
“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为推动中欧企业开展投资和产业合作营造良好环境。”4月3日下午,商务部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答记者问时提到。

何亚东介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来访的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会谈。会谈中,双方讨论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案等议题,再次确认将按照中欧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经贸分歧。
去年,欧盟落地反补贴调查后,一直与中国政府保持谈判。例如,在调查落地后不久,就有新闻传出双方就最低的汽车售价进行谈判。这显示出欧盟的反补贴措施并非永久,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的大门并未完全关闭。法国标致雪铁龙前研发工程师、浅觉深知咨询公司创始人陆盛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也在利用中国车企计划在欧盟投资进行博弈,有几家计划在欧洲建厂的车企选择在投了反对票的国家设厂。
陆盛贇进一步指出,面对美国政府加征关税,中欧同意重启电动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这是典型的应对策略。
3月26日,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4月3日正式生效。该关税措施适用于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及关键零部件。
目前,全球新能源发展进程不一。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4%,渗透率达19.3%。其中,欧洲销量微降2.3%,美国同比增长6.9%,中国保持35.5%的高速增长,渗透率达40.9%。
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始于2022年,因中国电动汽车对欧出口激增。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超一倍。在欧洲,每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中国。
2023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覆盖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企业。冯德莱恩称,中国电动汽车价格低是因为获得了巨额国家补贴,正在扭曲欧洲市场。
2024年6月,欧委会发布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同年10月,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确定在现有税收基础上,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反补贴税至少五年。加征关税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面临超高关税。
陆盛贇表示,法国代表团认为中国车企进入欧洲有助于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尤其是帮助欧洲电车产业链升级。宣布加征关税后,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高管纷纷反对,称这将削弱行业竞争力,损害全球业务。
(关键词:中欧电动汽车谈判、反补贴案、新能源汽车市场、欧盟关税)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