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7日A股窄幅震荡,沪指再创新高,创业板指微跌。电子股爆发,有色金属、电子等板块涨幅领先,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板块领跌。市场分化明显,个股涨少跌多。专家预计市场将震荡向上,建议关注券商板块走势,并给出了持仓布局建议。

  连续三连红后,8月7日A股整体呈现窄幅震荡态势,沪市表现强于深市,沪指再创新高,而创业板指则微幅下跌。当日交易量继续放量,芯片股表现较为出色。

  受访人士表示,目前市场牛市氛围浓厚。预计市场仍将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需密切关注券商板块的表现。

电子股大爆发

  今日,沪指收涨0.16%报3639.67点,创业板指微跌0.68%报2342.86点,深证成指微跌0.18%。科创50微跌0.15%,沪深300上证50微红,北证50平盘。

  交易量能继续放量,今日成交额增至1.85万亿元。但市场赚钱效应一般,共计2118只个股收涨,涨停股73只;3086只个股收跌,跌停股8只。

  板块涨跌互现,整体涨跌幅表现较为温和,但相关个股的涨跌差异较大,电子个股掀起涨停潮。

  有色金属板块以1.2%的涨幅领先全场,正海磁材、宁波韵升涨停;美容护理、房地产、纺织服饰、交通运输板块涨约1%,际华集团、锦泓集团、飞亚达、莱绅通灵、云中马涨停。电子板块微涨,但有斯达半导、福日电子、朝阳科技、大为股份、盈方微等13只个股涨停,东芯股份、硕贝德、富满微、阿石创“20cm”涨停。

  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板块领跌,但跌幅均不超过1%,利德曼、赛诺医疗、中红医疗等9只医药生物个股涨停,日海智能、特发信息、东信和平、北纬科技涨停,长城军工、七一二涨停。

  稀土永磁概念领涨,存储芯片、新型工业化、苹果概念、刀片电池等涨幅喜人。

  但CRO、阿兹海默、重组蛋白、超级真菌、减肥药、创新药等概念板块领跌。

  “目前市场牛市氛围浓厚,走势良好,以银行为首的周期板块与科技板块轮番上涨。”鸿风资产投资总监黄易也告诉记者,预计市场接下来仍将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需密切关注券商板块的走势,若券商板块配合发力,上证指数将大概率突破前期高点3674.4点。

如何持仓布局

  沪指再创新高,实现四连阳,但创业板指转跌。市场分化明显,个股涨少跌多。接下来,A股能否继续上攻,当下投资者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圆融投资权益部研究总监潘辛毅告诉记者,A股当前正处于强震荡上行的过程中。他分析了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美联储降息确定性提升,海外流动性充裕;二是国内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宽松,国内流动性也较为充裕;三是国债增值税的征收将进一步压缩理财产品收益率,从股债平衡的角度来看,大类资产配置中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可能持续上升。此外,A股融资余额时隔十年再次站上2万亿元,外部资金的流入推动A股估值中枢持续提升。在多重力量的交汇作用下,A股可能会实现“进2退1”的走势,呈现出“慢牛”态势。

  就板块持仓布局而言,潘辛毅认为,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可以多关注受益于流动性宽松的行业,例如保险、券商、银行、矿产资源丰富且开发实力强的有色公司。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受益于GB300新增量部分的新型连接器、液冷、MPO等AI基建和网络配件相关细分领域;有出海预期的创新药、CXO等当前处于高景气状态的细分行业;快递等受益于反内卷政策、行业基本面即将改善的方向,依然可以重点关注;在流动性充裕的条件下,有远期高成长预期的机器人、AI+、稳定币、固态电池等板块,由于受益于估值提升,可能阶段性更具爆发力。

  黄易直言8月份看好以下板块:

  一是机器人板块。8月份将成为机器人行业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催化事件较多。例如,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品不断落地。

  二是军工板块。9月阅兵临近,军工板块热度高涨。基本面上看,军工板块已经开始加速回暖,2025年上半年各类催化剂特别是订单公告有望持续兑现,业绩拐点已经出现。

  三是AI硬件。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在这一背景下,AI硬件领域如算力、液冷服务器等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四是AI应用。得益于AI驱动,美股三大标志性AI应用公司——电商Shopify、教育Duolingo、营销Hubspot近期业绩超预期,股价相继大涨。A股和港股的相关AI应用公司也在快速兑现业绩,这展现了扎实的产业趋势,是AI迈入新阶段的重大转折。

  正圆投资基金经理戴旅京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流动性极为充裕,经济基本面也走到了自上而下的反内卷筑底回升阶段。同时,国际环境中的摩擦有望随着下半年各项谈判的推进而逐步走向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将为A股走出全面性大行情奠定坚实基础,而目前仍处于大行情的准备阶段。此外,国内未来1至2年的主基调将朝着活跃资本和金融的方向发展,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有望领先于实体经济。因此,建议持续关注稳定币等新兴领域。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