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对我国新能源行业影响有限
AI导读:
面对美国征收的“对等关税”,多家深市新能源上市公司表示影响有限。分析师指出,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自主可控,优势明显,能够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欣旺达、宁德时代等企业早已进行全球化产业布局,对单一市场依赖度低,抗风险能力强。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面对美国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新能源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代表性行业,其受影响程度及应对策略备受瞩目。4月7日,多家深市新能源上市公司向上证报透露,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实际影响相对有限。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指出,虽然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限制政策可能影响相关行业的国际市场拓展预期,但对我国新能源行业及企业而言,不会构成根本性冲击。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自主可控,优势明显。部分新能源企业早已实施全球化产业布局,能够有效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和国际贸易形势变化。
整体冲击可控
我国新能源行业企业受制于多重针对性限制,来自美国的营收占比普遍较低。具体而言,电池企业来自美国的营收占比约为5%-10%,光伏企业最高约为17%,而风电企业则几乎没有美国业务。
欣旺达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海外收入为96.8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的40.49%。但欣旺达方面表示,除个别样品外,公司并未直接向美国供货。
据悉,欣旺达实施全球化客户布局,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汽车及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等领域,覆盖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商,订单遍布全球。公司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低,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方面,长江证券分析师指出,预计宁德时代2024年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到10%。同时,财通证券表示,宁德时代在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市场的收入增长强劲,有助于分散风险。此外,宁德时代可与客户协商,共同应对“对等关税”带来的挑战。
财通证券分析人士强调,美国储能需求难以离开中国电池厂。目前,美国本土电池产能不足,日韩电池厂的建设进度远低于预期,短期内无法填补中国电池厂退出后的市场空缺,未来几年仍需大量进口以满足需求。
从项目IRR(内部收益率)角度看,当前碳酸锂价格处于低位。即使加征关税完全转嫁给开发商,项目IRR仍保持在10%以上,对装机并网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企业面向美国的储能出货量将持续增长。
在光伏行业,长江证券研究员表示,美国光伏发展依赖进口电池片,预计后续价格与税率将再平衡,对拥有非东南亚四国电池产能的企业影响有限。
电池片设备商晶盛机电也表示,公司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较低,“对等关税”对公司影响不明显。
新能源企业积极应对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典范。部分头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在技术、成本控制、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显著优势,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分析人士指出,“对等关税”等政策主要影响销售端预期,进而波及市场情绪,但总体而言,关税影响可控。
为应对客户多元化需求和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新能源企业早已做好充分准备。欣旺达表示,公司一直在推进全球化产业布局,鉴于当前关税政策波动较大,海外制造基地可实现动态平衡,支撑美国本土的交付需求。
财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宁德时代在布局时已考虑美国政策变化,有序推进LRS项目、积极布局第三方基地等,以满足客户需求。此次关税影响有限,未来公司有多种方式满足客户需求,无需过度担忧。
在电力设备和风电行业,长江证券分析人士认为,仅少数国内公司有对美业务敞口,总体影响较小。(李子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