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关税政策下,中国跨境电商积极寻找第二市场
AI导读:
美国白宫宣布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对中国实施34%对等关税,导致中国跨境电商面临挑战。多位从业者表示正在寻找第二市场,如墨西哥、欧洲等。关税压力推动外贸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
《科创板日报》4月8日讯(记者徐赐豪)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特朗普计划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正式生效。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如中国,还将面临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已加征的20%关税,今年对中国商品的总关税将达到54%。
此外,自5月2日起,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商品享有的“800美元免税包裹待遇”也将终止,标志着小额免税红利时代的结束,给出海卖家带来新挑战。
面对这一不确定性,全球外贸企业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多位外贸及跨境品牌从业者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寻找“第二市场”。
跨境电商开拓新市场
深圳跨境卖家徐小永透露,他目前在TikTok、Temu及沃尔玛等平台运营四个品类,其中80美元以上的健身器材未受关税影响,销量稳定。然而,30至50美元价格带的商品则受到冲击,涨价后销量下滑约20%。
徐小永表示,正考虑通过广西转口至越南生产,再出口美国以规避关税。此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影响了货代行业,上海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业务经理余海涛表示,4月9日后的美国订单明显减少,客户转向非洲、拉美、中东及欧洲。
柚子出海创始人吉磊指出,在美国电商形势不稳的情况下,许多中国商家选择墨西哥作为接轨美国市场的跳板,但建议抗风险能力较小的商家优先选择成熟市场。
美国关税推动外贸转型
美籍华人卖家赵佳透露,完全美国生产的商品成本是中国的5-7倍,即使关税增加,中国产品仍具竞争力。然而,关税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价格,压缩销售商利润空间。
一位山东卖家表示,关税政策出台后,与客户沟通初期遇阻,但最终客户妥协接受提价。跨境卖家刘正则表示,新关税下其产品可能薄利甚至亏本,已开始向欧洲、中东、拉美转移,美国市场占比已降至不到40%。
刘正指出,美国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因此将更多资源投入其他市场。柚子出海创始人吉磊认为,欧洲电商发达,对美国市场担忧的商家可考虑欧洲市场。
易仓科技副总裁龚志浩表示,关税压力正推动外贸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建议外贸商家利用跨境电商、独立站及DTC模式强化品牌故事,聚焦高溢价产品。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