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民企齐行动,增持回购稳市场信心
AI导读:
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号召央企及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央企及民企迅速响应,通过增持、回购等措施增强投资者信心。多家企业披露增持回购计划和一季度业绩预增,展现出坚定的发展信心。
“全力支持推动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出了稳市场、强信心的明确信号。
响应迅速,4月8日,一批央企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迅速行动,通过增持、回购、资产注入、披露业绩预增等“组合拳”措施,增强投资者信心。截至发稿,已有28家披露了控股股东的增持方案,25家公布了回购计划,19家预告了一季度业绩预增,7家披露了重要合同签署或中标信息。
增持潮涌
4月8日,近3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宣布了控股股东的增持计划。
中国石化公告,其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计划增持不少于20亿元,不超过30亿元的A股和H股。此次增持彰显了对中国石化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化集团已于8日完成首笔增持,增持股份达1784.35万股。
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也披露了增持计划,其中中国石油控股股东拟增持28亿元至56亿元,中国海油控股股东计划增持20亿元至40亿元。
三峡能源控股股东三峡集团亦快速响应,计划增持金额在15亿元至30亿元之间,资金来源包括三峡集团自有资金及金融机构增持股票专项贷款等。
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国诚通也在积极增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4月8日,中国诚通宣布拟使用1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此外,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和诚旸投资继续大额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央企上市公司股票,助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回购加速
中航工业旗下多家公司如中航重机、中航光电等,4月8日披露了股份回购计划,回购金额在2亿元至5亿元之间,主要用于减少注册资本,优化资本结构。
中航工业表示,将继续支持旗下上市公司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抢抓低空经济机遇,加快布局新兴产业,持续优化资本结构。
此外,多家央企董事长提议股份回购。中国核电董事长提议以3亿元至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国电南瑞董事长提议以5亿元至10亿元回购,用于股权激励。
业绩预喜
作为“组合拳”的关键一环,4月8日,十余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预告一季度业绩,多家企业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
中船防务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至2亿元,同比增长超10倍。国货航预计归母净利润5.16亿元至5.92亿元,同比增长近1倍。中国动力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0.48%至410.73%。
资产注入添活力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积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旗下中国神华已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杭锦能源100%股权,并计划继续注入优质煤炭资产。
民企同样积极
民企方面,同样展现出坚定的发展信心。4月7日至8日,近40家民营上市公司推出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137.95亿元;逾10家公司重要股东提出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上限合计约41.27亿元。
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龙头企业推出超10亿元的回购方案。
地方国资在行动
上海三大国资平台齐发声,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前景。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盛集团、上海国投公司均表示将积极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国资委近日还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股东回报。
浙江方面,多家省属国有企业也表态将持续增持,以实际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