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行业业绩分化:蜜雪冰城领跑,霸王茶姬黑马崛起
AI导读:
新茶饮行业上市公司增至4家,蜜雪冰城领跑,霸王茶姬以超167%营收增速成为黑马,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业绩下滑。记者对5家公司进行业绩盘点,揭示茶饮资本真实情况。
过去一年时间,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相继登陆资本市场,新茶饮行业上市公司由1家增至4家。资本浪潮还将持续,霸王茶姬已经向美股递交招股书,沪上阿姨也在港股排队等候上市。
即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新茶饮公司的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蜜雪冰城单股一度超400港元,奈雪的茶单股却不到1港元,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究竟如何?“卖奶茶”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
为解答上述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对5家新茶饮公司(4家已上市公司以及正在上市中的霸王茶姬)进行了业绩盘点,试图揭示茶饮资本的真实情况。
霸王茶姬升至第二
2024年,新茶饮行业不再维持前几年的高速扩张态势,企业业绩分化加剧,竞争格局也重新洗牌。
《国际金融报》记者根据财报和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梳理发现,从营收规模和赚钱能力来看,蜜雪冰城都遥遥领先其他公司,位居行业第一;霸王茶姬则以超167%的营收增速超越古茗,位居第二,堪称行业“黑马”;古茗虽退居第三,但业绩表现依然稳扎稳打。

水芙蓉制表
其中,蜜雪冰城以248.29亿元营收、44.37亿元归母净利润稳居新茶饮行业首位,若将其业绩与传统饮料上市公司对比,其盈利能力仅次于“水茅”农夫山泉。
这背后是数以万计的门店支撑。去年,蜜雪冰城新开了超8900家门店,截至2024年底,其全球门店总数已超4.6万家,成为全球门店规模最大的连锁餐饮公司。
两周前,霸王茶姬正式冲刺新茶饮美股第一股。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124.05亿元,同比增长167.35%;归母净利润为25.16亿元,同比增长超214%,营收和赚钱能力均超越古茗,位居新茶饮第二位。
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门店规模的逆势扩张。在新茶饮品牌普遍放缓增速的去年,霸王茶姬新增了2929家门店。不过若单论门店数量,霸王茶姬并不及古茗和茶百道,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为6440家,与另外两家公司尚有两三千家的差距。
能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脱颖而出,与霸王茶姬产品定价中高端、品类聚焦等差异化策略密不可分。古茗和茶百道产品价格大多聚焦在10元—18元,而霸王茶姬产品均价在17元以上。招股书显示,公司中国市场91%的GMV来自“原叶鲜奶茶”品类,相较此前更为聚焦,2022年和2023年该比例分别为79%和87%。简单的菜单和中端定价为公司提供了更多效率空间和盈利空间。
不同于霸王茶姬的飞速扩张,古茗虽然门店规模接近万店,但对北京和上海两个超一线城市仍持谨慎进入的态度。2024年,古茗以87.91亿元营收、14.79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新茶饮业绩第三,在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溢价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提高了盈利能力,公司净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至17%。
奈雪、茶百道业绩下滑
在5家茶饮公司中,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两家公司去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巧合的是,这两家公司也是率先迈入资本市场的两家新茶饮公司。
奈雪去年营收49.21亿元,同比下滑4.7%;净亏损9.17亿元,同比暴跌7036%,也是其中唯一一家亏损的公司。
回顾其过往业绩,虽然顶着“新茶饮第一股”的光环,但奈雪常年在盈亏线上挣扎,仅2023年实现全年盈利,如今重新转亏,是5家新茶饮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弱的。
这与公司扩张模式密不可分,其他4家公司主要是加盟店,奈雪大多数门店仍是直营,重资产运营模式意味着公司将承担租金、人力、水电成本和亏损风险,加盟业务拓展缓慢,乃至门店总数出现负增长。奈雪董事长赵林在近期业绩会上透露,公司从去年5月份开始就基本停止了门店扩张,专注寻求让每家店实现盈利的解决方案。
扩张模式上的差异在与茶百道的业绩对比中更为明显。2024年,茶百道营收49.18亿元,与奈雪近乎持平,但实现了4.72亿元净利润,比奈雪多13亿元。
虽然优于奈雪,但茶百道去年业绩并不乐观:营收下滑13.78%,净利润下滑了58.5%。在此之前,茶百道和古茗一直被业内认为是业绩表现和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今年,茶百道与古茗的营收差距扩大至38亿元,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消费者习惯改变、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其净利率由之前的20.2%下滑至9.8%。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