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市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我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通过并购重组、股票回购增持等措施,全面支持监管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深化。

上海市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我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旨在通过并购重组、股票回购增持、投资者回报、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六方面,全面支持监管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

《意见》明确,要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上市公司,提高股东回报和价值表现。市国资委将遵循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推动一批代表性项目落地。

国资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改革联动,市值管理新时代下,上海国资国企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显著提升。

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市值管理,A股市场迎来新一轮市值管理实践。作为对“央企市值管理九条”的呼应,《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为央国企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提升打破了限制,为长期破净的优质上市公司价值回归打开了想象空间。

上海电气作为上海国资体系的重要成员,近年来积极探索市值管理,通过整体上市、优势板块注入、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分拆子公司上市、收购智能机器人企业等多种方式,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截至2024年末,上海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2%。

上海市国资委持续强化政策引领,实施资本运作项目,设立国资基金,稳妥开展风险防范,助力上市公司提质增效。上海电气积极响应,践行高质量发展,频繁推出提质增效措施。

《意见》明确了各市值管理主体的职责,要求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强化技术创新与资本价值链融合,提升经营质量和市场价值。监管企业要制定个性化市值管理方案,提升竞争力,优化股权结构,提升市值管理成效。

市值管理关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投资者回报,是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管理行为。2024年,政策端对央国企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空前。

《意见》强调,并购重组是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主业竞争优势、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并购重组。

上海电气与发那科机器人的合作,是其资产整合的关键一步,有助于强化自动化装备产业布局,延伸机器人产业链。

电气风电分拆上市,是上海电气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治理与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为电气风电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上海电气在完成整体上市后,思考上市公司发展的2.0阶段。对于长期破净且看不到改善希望的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选择。上海集优作为上海电气旗下子公司,股价长期低迷,于2020年10月被私有化。

上市公司的“有退有进”是国资委推动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资本市场力量,实现国有资本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上海电气入主赢合科技,助力其完成新能源设备领域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赢合科技已成为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

上海电气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已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前瞻性布局,市值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

上市公司市值与市场价值应相匹配。对于长期低估的央国企而言,整体估值与其地位不完全匹配,估值提升空间大。

《意见》要求,推动监管企业将市值管理融入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市值维护机制,推动股票回购增持,建立股价异常波动快速响应机制,规范股份减持行为。

在投资者回报和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引导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提高比例,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鼓励中长期股权激励。

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ESG管理体系,积极与投资者互动。

上海电气紧握市值管理机遇,通过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投资者沟通等措施,奏响国资发展乐章。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