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3.39亿元。然而,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量产能力、成本控制、场景验证等方面仍需努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小程谭镕)近日,在上海工业智能中心举办的2025(第二届)高工人形机器人技术应用峰会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及投资人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路径。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样面临挑战。

  会上发布了《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简称《蓝皮书》)。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其中,中国的销售或达到7300台。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然而,部分业内人士也提出,当前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热火朝天’,但量产能力、成本控制、场景验证等方面仍需努力。高工机器人总经理罗思娜指出,人形机器人市场的想象空间巨大,但商业化落地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主要原因是其性能还没有达到行业的要求,软硬件还需迭代进化,供应链也处于初期阶段。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同样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在中短期内并不清晰,量产不等于商业化路径已经成功,厂商们还需在产品到工程化的落地过程中做很多功课。

  尽管面临挑战,多位业内人士仍表示,希望在人形机器人这条赛道还在起步阶段时,尽早卡位,等待未来的市场起飞。此次峰会分设供应链专场和量产落地专场,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