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券商解读关税对A股市场的影响,预计4—5月或以科技行情的交易型机会为主,重点关注自主可控、消费及制造板块中景气改善的内需品种,以及半导体和科创50指数为核心的科技科创方向。

  中信证券:4—5月或以科技行情的交易型机会为主

  整体而言,聚焦特朗普所面临的约束,预判贸易战走向,美国经济及美债利率是关键变量。预计美国中期选举前,中美经贸冲突全面蔓延到金融领域概率不大。4月国内政策以防预和试点为主,年中政策将扩容。在中央汇金等主体稳定市场的决心下,A股已见短期“筹码底”,4—5月或迎来科技主题型行情的交易机会,三季度基本面预期稳定后,消费、先进制造和周期核心资产将明显占优,迎来重要风格切换。

  华泰证券:震荡期的决策及破局点

  上周关税风险集中计提及超跌反弹行情构成市场底色,第一阶段超跌反弹或已近尾声。投资者情绪释放充分、逆势资金力量足、逆周期政策预期强,当前市场下行风险降低,或进入震荡期。震荡期风险偏好面临关税政策、财报披露及经济数据检验,A股重拾涨势的催化剂或在于低于预期的关税政策、积极内需对冲政策或提振信心的产业周期重启。配置上,震荡期内红利资产占优,关注消费及制造板块中景气改善的内需品种。

  申万宏源:战术磨底,战略乐观

  关税基本面影响显现,政策对冲势在必行。中美关税对弈,后续业绩静态影响或更大。市场共识主线尚需等待,进攻时机未到。长期资金承接悲观筹码,加速出清悲观预期。A股资金负循环问题已排除,磨底进程向下有底。战略乐观,低位区域定价长期积极因素。磨底阶段,反击资产(自主可控)、对冲资产、防御资产占优。中期A股重拾上行趋势,需以科技产业趋势凝聚共识。推荐国内AI算力、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

  招商证券:关税冲击落地,A股重回上行

  关税冲击后A股重回上行周期。四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将讨论经济,后续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消费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地产方面或加大因城施策力度、实施城中村改造等。民生政策或包括生育补贴、稳就业等。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后,美元指数回落,美债收益率飙升,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相关部门迅速出手稳定市场,4月12日美国对电子产品进口豁免,市场有望好转。

  兴业证券:东稳西荡,以我为主

  关税“黑天鹅”冲击后,全球市场进入“喘息”阶段。中长期看,当前内外部环境、潜在增量政策储备、出口结构优化及心理准备,尤其是科技突破强化信心,相比2018年,本轮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更具信心和底气,市场“以我为主”。内需消费、自主可控作为中长期经济动能切换和短期托底政策发力点,将成为市场聚焦方向。面对持续反复的全球贸易谈判,需应对不确定性,持仓向低波红利、低位绩优方向倾斜。

  民生证券:旧秩序的瓦解与新秩序的构建

  信用坍塌后,黄金计价资产,成为美国制造危机的指示牌。往后看,美元秩序瓦解,美元走弱不意味着美元计价资产占优,美股承压,中国资产因去全球化与去金融化更彻底而存在韧性。A股关税冲突影响分三阶段,市场关注点不同。旧秩序瓦解和新秩序构建是未来资本市场新命题,建议配置跳过政策博弈阶段,考虑中国需求重新构建受益方向。

  长江证券:逆风而行

  复盘2018年关税落地时市场表现,自主可控、逆周期、稳定红利板块保持优势,如军工、保险、电信、银行等。目前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大幅调整,短期情绪低迷,预计市场将反弹。风险偏好提升需等待国内外政策变化,一是美联储释放更多流动性;二是国内出口数据变化或需更多政策支持;三是贸易关系变化。把握产业趋势窗口期,关注恒生科技指数和AI+(含机器人)方向。

  国投证券:坑底明确!爬坑关键词是半导体

  市场大跌后,风险偏好修复,对边际利空钝化,“坑底”明确,后续评估爬出坑口。中美政策博弈国内反制在前,对冲在后,非全球大衰退,国内对冲政策值得期待。爬坑核心是风险偏好修复,关键词是科技型内需,半导体和科创50指数更优,“半导体是下一个汽车”值得期待。科技板块分化,内需敞口大、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逻辑占优,如半导体、军工。

  信达证券:杀估值后可能没有杀盈利了

  大利空往往带来先杀估值再杀盈利,持续时间长。但此次关税冲击在牛市初期,市场整体估值低,对指数冲击或一次性杀估值。历史上类似案例有2013年年中和2020年初。关税冲击是较大黑天鹅,出现在牛市初期,估值低,对指数冲击(杀估值)或已完成,后续盈利冲击影响小。行业影响继续,建议季度内配置偏价值,寻找价值中进攻方向:价值主题、稳增长政策变化、国产替代。

  华安证券:成长科技仍难成为主线所在

  关税税率超60%后边际影响减弱,国内稳市政策和外贸对冲政策预期升温,市场有望延续震荡缓慢上涨。上涨动能在于关税风险消化后对宏观政策期待提升。4月底前后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和政策安排是观察市场变化的重要窗口,预计市场延续震荡缓慢上行,行业主线不明。机会体现在消费品行业轮动和有催化事件的其他行业,成长科技难成主线,可关注汽车、家电、出行链、医药,以及银行、保险、贵金属。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