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欧盟与中国已达成初步共识,将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去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关税措施。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诗涵

  据外媒日前消息,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透露,欧盟与中国已达成初步共识,将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此取代去年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关税措施。玉渊谭天昨日报道称,中欧双方团队已着手就电动汽车价格承诺展开谈判。

  近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进行了视频会谈。商务部发布的消息显示,双方同意迅速启动磋商,深入探讨市场准入议题,致力于构建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着手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同时探讨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的可能性。

  相较于直接征收关税,设定电动汽车最低价格方案对中国汽车公司具有不同的意义。艾睿铂大中华区汽车咨询业务合伙人章一超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设定最低价格,利润将留在企业手中,而非作为关税上缴政府,这将激发企业参与市场的积极性。

  他进一步分析,高额关税政策可能迫使企业选择海外建厂以规避关税,而设定最低价格方案则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向界面新闻指出,征收关税是一种对抗性的政治立场,而设定最低价格则是一种市场行为,旨在防止进口产品因价格过低冲击本土市场。从征收关税到设定最低价格,显示出双方关系正向适度管控迈进,但仍需谨慎设定最低价格,以避免对中国电动车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中国汽车公司而言,欧洲市场依旧重要。章一超指出,当前设定最低价格的方案仍处于点对点磋商阶段,尚需时日。一旦方案确定,且政策保持稳定,将有利于中国汽车公司在欧洲的稳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若最终采用设定最低价格的方案,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将面临新的挑战。梅松林提醒称,中国电动车的性价比优势显著,一旦设定最低价格,中国品牌将难以充分发挥性价比优势,必须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池技术等,同时改变国际市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固有负面看法。

  从欧盟汽车工业角度来看,以设定最低价格取代加征关税,既能保护产业又能促进转型。章一超告诉界面新闻,设定最低价格一方面可以保护欧盟汽车产业免受低价产品冲击,另一方面也能鼓励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积极参与欧洲市场,例如在欧洲建立研发能力,而不仅是为了规避关税而进行本地化生产,这有助于欧洲汽车公司的转型。

  “总体而言”,章一超表示,“设定最低价格相较于高额关税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去年10月,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案,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45%的关税,该措施为期五年。

  当时的投票结果显示,欧盟成员国在与中国商业关系上存在分歧,其中反对的五个成员国包括德国这一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主要汽车生产国。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此前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欧盟应考虑调整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计划,允许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他认为,与其加征关税,不如相互给予投资信任。那些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与当地公司合作的企业应在关税方面受益。

  欧盟当前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的态度出现反转,这可能影响在欧销量受挫的中国汽车公司。

  多家中国汽车公司及合资企业的销量已受到欧盟关税的影响。Rho Motion咨询公司数据经理查尔斯·莱斯特在报告中指出,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间,受欧盟关税影响,上汽名爵在欧洲的销量大幅下滑,东风本田、吉利、蔚来和小鹏等汽车公司也受到影响。

  尽管面临挑战,部分中国汽车公司仍实现增长,如比亚迪。上述报告指出,尽管受到关税影响,比亚迪仍扩大了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根据彭博社统计的数据,今年1月,比亚迪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三国的销量分别实现了551%、734%和207%的同比增长,销量超过特斯拉

  中欧当前选择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等事宜之际,正值美国政府大举加征关税。

  特朗普此前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关税总额提高至145%,欧盟则可能面临几乎所有商品超20%的关税。中方对美反制之际,欧盟也表达了反制立场。

  章一超向界面新闻分析称,中欧开展电动汽车价格谈判可能与美国加征关税有关,“最低价格方案并非新近提出,作为一种比关税更温和但同样能起到市场保护作用的政策,欧盟在此时间点提出这一方案,似乎在与美国‘打擂台’”。

  在之前的视频会谈中,王文涛指出,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严重侵犯了各国的正当利益。在当前形势下,中欧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将为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谢夫乔维奇也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冲击了国际贸易,欧方愿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道,共同保障全球贸易的正常运行。

  梅松林认为,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强征关税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促使中欧双方重新审视彼此的合作。他进一步指出,合作机遇大于挑战,“在任何环境下,挑战与机遇并存,中、美、欧三方关系的演变正印证了这一点”。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