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表示,科技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中国以其独特优势在科技产业赛道上迅猛奔跑,孕育了丰富的投资机会。近年来,我国科技产业在AI、机器人、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看好中国科技的发展前景。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周璐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兼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武超则近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科技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凭借独特优势,在科技产业赛道上迅猛发展,孕育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我国科技产业发展拥有多重显著优势。”武超则指出,首先,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据新华社报道,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确立了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其次,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科技产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工程师红利”显著。再者,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从基础材料到高端零部件,从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产业链配套完善,为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此外,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开辟了广阔天地。

  近年来,我国科技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武超则介绍,在AI领域,中国科技公司展现了强大实力,如Deepseek-R1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引起关注。在机器人领域,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和有效专利数量上均居全球首位,宇树科技等企业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国内企业占据全球光纤光缆市场60%份额,高速数通光模块全球市占率超60%,阿里云在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中名列前茅,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中国的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溢出效应。武超则指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8.7%,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这得益于我国在电池、芯片等关键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

  武超则认为,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这些优势和成果预示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外资金融机构如德意志银行、高盛等也看好中国科技的发展前景。德意志银行称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一年。高盛预计,若中国在基础技术自主创新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进展,科技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武超则强调,“我国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极具吸引力,市场应把握机遇,积极投资中国科技企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