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利好频传,多家公司业绩大增
AI导读:
4月15日,半导体龙头公司纷纷发布业绩大增公告,背后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和AI推动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多家机构看好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认为产业链存在中长线投资机会。同时,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
大爆发!半导体行业利好频传!
4月15日,半导体龙头公司纷纷发布业绩大增公告。市值超1500亿的韦尔股份2024年净利润高达33.23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市值600亿的瑞芯微也实现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业绩大增的背后,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苏,特别是AI推动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和汽车智能化加速,行业整体进入上行周期。
此外,近期半导体板块活跃度提升,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进口芯片成为业内焦点。多家机构看好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认为产业链存在中长线投资机会。
业绩亮眼
4月15日晚,瑞芯微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全年营业总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46.94%;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341.01%。同时,公司还预告了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亿—2.25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瑞芯微作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在AIoT市场增长迅猛的背景下,各产品线保持高速增长。
同日,韦尔股份也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全年营业收入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1%;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在高端智能手机和汽车智能化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近期,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发布业绩大增报告,如澜起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6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倍。
机构看好国产替代加速
半导体板块近期活跃度提升,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面临不确定性。但多家机构认为,这将加速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产业链存在中长线投资机会。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0.5%。中信建投、平安证券等机构均看好半导体行业前景,认为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和AI产业链发展,半导体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
国泰基金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或加速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模拟芯片等板块有望大幅受益。东吴证券研报也强调,国产化是实现产业链安全的必要路径,资本市场与产业形成产融协同新范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