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显著增多。多家私募表示,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国内政策与市场估值优势将为A股提供支撑。第二季度市场或呈现“震荡中分化、分化中寻机”格局,消费与科技板块因政策红利释放、产业趋势加速升级,成为机构布局核心方向。

受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国内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市场情绪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显著增多。尤其是4月上旬以来,全球股市的剧烈震荡进一步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展望第二季度,多家知名股票策略主观多头私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国内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市场估值优势将为A股提供坚实支撑,预计市场将呈现“震荡中分化、分化中寻找机遇”的格局,整体可维持中性偏积极的预期。其中,消费与科技板块因政策红利的释放和产业趋势的加速升级,有望成为机构布局的重点;同时,高股息资产与避险品种也被视为对冲市场波动的有效配置。

后市展望乐观

对于二季度A股走势,受访私募普遍持中性偏乐观态度,认为市场调整空间有限,上行动力需等待政策与基本面的进一步协同。

亘曦资产基金经理兼投资总监董高峰指出,当前市场处于“上下空间均有限”的复杂格局中:一方面,前期外部扰动因素已逐步消化,我国应对机制相较2018年更为成熟,市场调整风险可控;另一方面,地缘局势与国际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抑制了风险偏好,市场需静待不确定性因素消散。

同犇投资总经理童驯表示,A股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动态市盈率明显低于发达市场,加之国内10年期国债利率降至低位,资金配置股票的动力显著增强。

有私募机构进一步指出,第二季度国内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流动性环境友好,预计将对A股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丹羿投资执行合伙人、基金经理朱亮称,经过近几年的持续调整,中国资产已进入“底部区域”,高股息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边际,后续内需刺激政策有望推动市场估值修复。

从容投资研究部认为,二季度国内政策重心已转向“稳增长与扩内需”,财政前置发力与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开启。尽管外部冲击难以量化,但政策对冲方向明确,金融市场的战略地位提升将持续为股市提供支撑。目前判断第二季度市场单边上涨为时尚早,但多个板块已展现出估值韧性。整体来看,外部冲击反而加速了国内经济转型步伐,A股后市前景依然广阔。

聚焦确定性机会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受访私募普遍强调“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策略上兼顾防御性与成长性,重点关注三大主线:内需政策驱动、高股息避险、科技高成长。

童驯称,第二季度的策略应对要点是“聚焦不确定外部环境下的相对确定性”。具体而言,要在复杂环境下兼顾策略的防御性与成长性。第一,聚焦产业周期的确定性,关注已形成产业趋势、渗透率快速提升且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方向;第二,重点观察商业模式的稀缺性,优选具备独特壁垒且现金流稳定的优质资产;第三,重视估值的合理性,优先选择业绩能见度高、未来三年业绩有望显著增长的标的。整体来看,第二季度需重点规避业绩能见度不足的行业,对长期产业趋势明确的领域要坚定持有。

多家机构还将“政策刺激”视为第二季度的关键变量。童驯表示,在外需承压背景下,扩内需政策有望从短期补贴转向长效机制,消费提振政策(“补贴+供给+提信心”)或持续加码。朱亮表示,以部分头部乳业企业的生育补贴计划为例,政策鼓励生育与消费升级相结合,正催生新消费场景的投资机会。董高峰也提示,人口老龄化相关产业(如医疗、养老服务)因需求刚性,可能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领域。

此外,以一定的防御性配置为投资组合提供支撑,也成为了一些私募第二季度的策略重点。保银私募建议,第二季度可重点关注两类资产:一是高分红标的(尤其是业绩考核强化制度背景下的国企、央企),其回购预期对股价构成保护;二是黄金等贵金属产业链,地缘风险与全球央行“去美元化”增持趋势将提升黄金相关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朱亮表示,要适当聚焦估值较低、股息率有保障的资产。

消费与科技板块受热捧

从结构性机会来看,消费与科技板块成为私募机构第二季度布局的两大核心领域。

从容投资研究部表示,科技成长、服务业开放等仍是第二季度市场热点。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落地前,符合政策导向的板块预计将持续享受“确定性溢价”。

在科技领域,国产化与创新药也成为受访私募第二季度掘金的关键词。董高峰表示,当前我国半导体、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因政策支持正加速推进;同时,军工板块未来的配置优先级可能提升。此外,朱亮建议,第二季度投资者可关注港股创新药板块。尽管前期部分品种涨幅较大,但创新药行业仍处于爆发初期,多数标的股价较历史高点仍有较大折扣,潜在修复空间广阔。

童驯表示,在当前宏观背景下,第二季度市场机会最值得看好的方向预计集中在内需消费和“科技国产”。内需消费大致可分为传统消费和新消费领域,相比之下,新消费增速更快,未来想象空间更大。看好“进可攻退可守”的大消费板块,尤其是新消费领域。第一,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扩内需成为政策发力的必然选择,预计未来消费提振政策将从短期提振转向长效机制,通过“补贴+供给+信心”组合拳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第二,随着代际需求变迁和国潮崛起,具有情绪价值和高性价比的消费品更易受到消费群体的喜爱。第三,随着人工智能(AI)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加速,AI正重塑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优化供应链降本增效将成为未来消费品公司发展的趋势之一。

保银私募则提醒,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与资源稀缺性因素影响,有色金属行业中长期抗风险能力较强,但需警惕供需变化带来的波动。黄金则因央行增持与避险需求,预计将持续成为对冲地缘风险的标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