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赛。最新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机器人概念股获基金增持。多位基金经理阐述在机器人板块的投资逻辑,预计机器人行业将呈现百倍增速。一季度末以来,人形机器人出现调整,基金经理提示短期风险,透露调仓逻辑。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开赛,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优必选科技的“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夺得桂冠。赛事不仅是科技实力的竞技场,更是资本市场的风向标。最新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机器人”已成为基金季报的高频热词,多只机器人概念股一季度获基金增持,贡献丰厚收益。

机器人概念股获基金增持

近期,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陆续披露,多只机器人概念股获基金加仓,甚至成为基金一季度收益的胜负手。例如,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一季度涨幅达53.65%,位居股票型基金首位,该基金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规模从一季度的0.48亿元激增至13.21亿元。

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大幅加仓恒立液压、浙江荣泰、奥比中光、三花智控、龙溪股份等机器人概念股,涨幅均超50%,贡献丰厚收益。其中,恒立液压还获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旗下产品组团加仓。

此外,华富科技动能、中欧碳中和基金加仓三花智控,中欧盛世成长、永赢新能源智选、长城久鑫、德邦高端装备等基金加仓浙江荣泰,平安先进制造、中欧盛世成长增持龙溪股份。

长城久鑫基金经理余欢透露,一季度走访调研多个地方的机器人本体企业和零部件公司。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涉足并重点布局。制造和供应链优势将让国内企业在机器人量产及降本中扮演重要角色。他预计今年为机器人量产元年,将有机器人在工厂落地,为未来进一步放量做准备。

机器人行业或迎百倍增速

一季报中,多位基金经理阐述在机器人板块的投资逻辑。永赢新能源智选基金经理胡泽认为,电动化推动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标的将受益于智能化浪潮,向机器人等AI方向拓圈,培育第二成长极。国内汽车大厂积极布局机器人业务,将成为重要本体厂商,AI算力投入可复用至机器人AI模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发机器人产品,技术、生产设备Know-How可复用。国内本体厂与海外大厂出现差异性,持续降本和技术改进能力强。

中欧信息科技混合基金经理杜厚良预计,2024—2026年,机器人行业将呈现100倍增速,行业规模从2024年的不到10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接近1000亿元。虽然人形机器人是远期最大应用场景,但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将率先落地,带来规模化收入和利润。2025年,工厂无人搬运、高危环境巡检、特种及防爆场景机器人救援等将迎来大规模爆发。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经理张荫先认为,多家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企业立下2025年量产交付千台级别以上人形机器人目标,产业逐步迎来量产时刻。发展轨迹对标智能手机与电动汽车,持续周期更长,赛道容量更大。

投资需细分领域取舍

一季度末以来,人形机器人出现调整,多位基金经理提示短期风险,透露调仓逻辑。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经理王迪认为,智能驾驶技术未来可迁移至机器人等领域,打开市场空间。大量汽车零部件公司涉足机器人配套链,但该基金对机器人零部件领域配置较少,需求未起量、商业化短期不明,竞争激烈,需优胜劣汰。

张荫先透露,机器人板块短期上涨后,在细分领域做出取舍,布局感知类零部件、新制造工艺、潜在新型电机方案、整机组装代工商、积极拓展机器人业务且估值偏低公司等。

这符合产品一贯投资方法:一方面布局确定性,寻找较高概率进入供应链的公司;另一方面挖掘弹性,寻找主业基本面有支撑或改善,同时新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优秀公司,一旦实现0—1突破,有望获估值及业绩双击机会。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