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协推出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近日,中证协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制定了《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行业功能发挥,服务国家战略。该政策通过专项考核机制,引导证券公司更精准地服务五大领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券商需抓住机遇,差异化突围。
证券行业迎来一项重要考核举措,旨在推动行业功能发挥,服务国家战略。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中证协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制定了《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已下发至证券公司。多家券商已确认收到该征求意见稿,并正积极准备答复意见。
本次考核的出台,释放了行业转型的重要信号。为何设置定量和定性两大方面指标?中小券商如何突围?面对这些热议问题,多位金融专家进行了分析解答。
精准服务国家战略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工作部署,中证协组织起草了《评价办法》,共二十四条,分为四章。多家券商已收到征求意见稿,并计划于4月底前提交答复意见。
南宁学院金融专家、博士石磊表示,该政策旨在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专项考核机制,引导证券公司更精准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发展,同时强化风险防控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德邦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吕品指出,这一政策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向功能深化的战略转型。通过量化指标,如科技金融收入占比、绿色债券承销规模等,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可执行的业务导向,既强化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抓手,又推动行业差异化竞争。
多位券商业务人士表示,此次文件不仅是监管层对券商业务转型的“指挥棒”,更是一种激励机制。通过评价与分类监管、业务资格挂钩,倒逼券商优化资源配置,从传统通道业务转向更具社会价值的综合金融服务。
行业分化或成趋势
评价指标由定量(85分)和定性(15分)两部分组成,反映券商对五大重点领域的贡献度及相关能力。
石磊分析称,设置定量、定性指标考核背后,释放了三方面核心信号:国家战略穿透到业务一线、数据能力决定未来发展、行业分化已成定局。头部券商将抢滩高难度指标,如跨境绿色金融;中小券商则需挖掘差异化空间。
定量指标中,科技金融指标反映券商对科技领域投融资及并购重组服务情况;绿色金融指标反映券商对绿色低碳转型活动的融资服务情况;普惠金融指标反映券商对普惠领域及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情况;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指标分别反映券商对养老产业的服务情况及数字化能力和业务创新情况。
吕品表示,债券工具灵活性强,可覆盖多元化融资场景,券商将更加注重拓展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债券等专项债务融资业务。
中小券商需差异化突围
本次评价涉及业务范围广泛,大型券商施展空间大,而中小券商则需更好谋划突围策略。
石磊建议,中小券商应抓住“聚焦”“协同”“错位”三个关键词,在新监管框架下开辟差异化路径。例如,聚焦区域与垂直领域,做“小而精”的服务商;构建“非对称协同网络”,补足牌照与能力短板;错位合作,联合地方政府设计组合产品,扩大服务覆盖面。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中小券商的出路在于“以灵活换空间、以深度换广度”,将区域禀赋、机制弹性转化为差异化服务能力,以期在考核中弯道超车。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