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各显神通的机器人在展会及赛事中大放异彩,引发了二级市场上多支机器人概念股的股价上涨。广交会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人气爆棚,展品涵盖多种类型。市场极为关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的节点,预计2030-2031年有望迎来拐点。PEEK材料被视为机器人“减重”的关键材料,多家上市公司在PEEK赛道有相关布局。

  财联社4月22日讯(记者陆婷婷)翻跟斗、跑马拉松、做骨科手术……近期,各种功能强大的机器人在展会及赛事中大放异彩,引发了二级市场上多支机器人概念股的股价上涨。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行,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汇聚了国内众多厂商的创新产品。有参展商透露,客户当场下定金,展会期间收到的定金已达数千万元;另有企业表示,10台展示样机中9台被抢订,展会后将直接交付客户。

  此外,产业链上关于产线建设、技能包迭代、新品研发的消息不断传来。机器人行业的“iPhone时刻”何时到来?人形机器人何时能走进家庭?据财联社记者采访,机器人真正实现量产还需时日,技术、成本、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均需突破。

  服务机器人斩获“海外订单”

  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市场份额已近40%。本届广交会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人气爆棚,展品涵盖巡检、医疗、餐饮、配送等多种类型。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携餐饮配送机器人参展,首日即收获13个订单,展期共拿下约300万美元订单。深圳市鸿绪锦科技有限公司的擦窗机器人也备受境外采购商青睐,展会期间已收到的定金达上千万元。

  此外,逻腾科技的球形机器人、元化智能科技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等产品同样引人注目。球形机器人能在水域、陆地等非友好环境下执行多种任务,而骨科手术机器人则能辅助医生进行精准的关节置换术。

  美的集团(000333.SZ)方面表示,其人形机器人正在进行迭代开发,将于5月正式亮相,并计划于5月6日从佛山美的全球创新中心出发,前往美的冰箱荆州工厂进行实际应用。

  市场极为关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的节点。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表示,家庭场景的落地需解决成本、交互、安全性和伦理等问题,预计2030-2031年有望迎来拐点。

  服务机器人产业前景被看好。沙利文研究资料显示,预计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约3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逾100亿元。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展频出,量产元年到来?

  有观点认为,2025年将是机器人爆发的临界点。但卢瀚宸认为,需对“量产”持谨慎乐观态度,关键在于量产落地应用的闭环,预计未来2-3年将是关键时期。

  产业链公司世运电路(603920.SH)表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产品供应,但目前出货量不大,因大部分终端设备仍在研发调试阶段。柯力传感(603662.SH)在机器人领域的产品包括六维力传感器等,目前已有小批量订单。

  PEEK材料被视为机器人“减重”的关键材料,特斯拉Optimus Gen2就采用了PEEK材料。中研股份(688716.SH)、沃特股份(002886.SZ)等多家上市公司在PEEK赛道有相关布局。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中国市场已有11家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计划在2024年开启量产,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元人民币。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