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并购六条”等系列并购新政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并购交易为上市公司注入新动能。上海证券报社举办活动,聚焦并购重组助推科技新变局,专家解读新政,提出灵活设计方案,银行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并购重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冯心怡记者孙小程)活跃的资本市场与活跃的并购市场密不可分。近期,“并购六条”等系列并购新政的推出,进一步激发了并购重组市场的活力,特别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并购交易,为上市公司向“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4月23日,上海证券报社主办了“AI激荡并购重组新浪潮”专题活动,聚焦并购重组如何助推科技新变局。此次活动由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承办,吸引了来自上市公司、科技企业、中介机构及监管单位的上百位代表,共同探讨并购重组新路径、新趋势。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带来了新需求与新机遇。并购重组不仅是加速科技产业整合、畅通资金循环的重要方式,也是释放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北京银行业务总监、上海分行党委书记兼行长魏昱表示,应以AI赋能并购金融,助力科技发展,共同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魏昱还指出,北京银行上海分行将继续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并购重组服务,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并购顾问、股权撮合及股权融资等金融服务,不断扩展产融生态圈,助力企业整合资源、链接服务。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表示,资本市场改革近年来不断深化,强调“严监严管、强本强基”,从追求“量的扩张”转向更重视“质的提升”。资本市场肩负着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并购重组是提升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发展质量的关键。通过并购重组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公司既能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又能让科技企业快速实现证券化。

上海证券报作为权威财经媒体,同时也是开放、分享、共赢、服务的资本市场多功能平台,将为市场各方搭建平台、分享信息、碰撞思想、寻觅商机,助力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

针对并购新政的困惑,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专家对“并购六条”进行了详细解读。

随着科技型标的公司的涌现,估值公允性评价体系需相应调整。科技型企业通常具备轻资产、高研发、爆发式增长等特点,需多维度评价其作价公允性。近两年,科创板重组标的中不乏评估增值率超5倍的案例。

专家指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未对评估估值方法设限,收益法、资产基础法、市场法等均有应用。评估增值率、市盈率等指标也未设置量化限制。商誉方面,应充分识别确认无形资产,并充分披露交易形成的商誉、后续减值风险及应对措施。

在提升监管包容度方面,专家建议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支持交易双方以多元化评估方法为基础协商确定交易作价,多角度评价并购标的定价公允性。上市公司向第三方购买资产的,交易双方可自主协商是否设置承诺安排。此外,应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提高对并购重组形成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包容度。

对于跨界并购,专家强调,应结合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交易性质、目的及标的资产质量等,区分“合理跨界”与“盲目跨界”,判断交易风险,严防盲目跨界、“忽悠式”重组。对囤壳炒壳、玩概念等行为,始终保持从严监管。

上海股权托管登记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一鹗调研发现,企业最渴望得到政策性支持、供需对接、多元金融支持等。基于此,该公司推出多项解决方案,包括认股权优势等,以降低投资风险,助力有潜力企业获得资金和服务,构建科创投资机构生态圈,促进金融与产业资本循环。

“并购六条”明确,中介机构在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王会峰表示,国泰海通是近年来新“国九条”发布后的首例头部券商合并重组案例,合并后在投资银行业务等方面领先。同时,“并购六条”的指引作用逐步显现,新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呈现出显著的新质生产力特点。

王会峰建议,上市公司在市场化并购中,应灵活设计方案,采用分期支付、引入外部投资等方式减轻资金压力,推动并购交易落地。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孙杰比喻银行为“人工智能驱动的金融媒婆”,利用多种贷款类型协同产业资本与资源,赋能多方共赢。北京银行正全力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截至2024年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3642亿元。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李明文提醒,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面临信息披露、经营者集中与反垄断审查等法律风险,需依法合规开展交易,避免触及监管红线。律师应深度参与交易结构设计,确保企业并购重组兼顾政策红利与合规风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