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野子归来”能否逆袭?股市热点引关注
AI导读:
贾跃亭被任命为FF联席CEO,誓言带领FF重现乐视辉煌。然而,他的品牌形象已严重受损,信任重建艰难。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贾跃亭的“窒息式梦想”能否支撑FF脱颖而出?股市热点引关注。
人在异国的贾跃亭,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他仍渴望重返舞台中央。他急需一场华丽的逆袭。
近日,他被正式任命为FF(法拉第未来)联席CEO,并誓言将一半收益用于偿还国内债务。
贾跃亭在微博上激动地宣告:“I AM BACK, BACK TO WIN!(我回来了,必胜!)”他承诺,将带领FF和FX重现乐视昔日辉煌,誓言“野子归来,打破枷锁,冲破五指山”。他继续传递正能量:创业者的心,坚韧如钻,愈压愈强。
这位曾被戏称为“下周回国”“为梦想窒息”的商人,真的能靠画饼重塑崩塌的品牌形象吗?
众所周知,贾跃亭的品牌形象经历了从“颠覆者”到“老赖”的陨落。品牌心理学指出,信任一旦破裂,重建将异常艰难。
此次“野子归来”,贾跃亭主打“创始人精神”和“还债人设”两张牌。
贾跃亭懊悔地表示,最后悔的事是当初放弃FF的CEO职位。他认为,自己非但没有拖累FF,反而因拉动FF成功的纽带被剪断,导致FF多次陷入困境。
然而,这话听起来更像是“甩锅式反思”。FF股价跌至1美元、十年造车仅14辆、买家还包括自家高管,难道全是职业经理人的责任?
在品牌逻辑中,创始人既是灵魂也是责任。但贾跃亭的品牌叙事里只有“英雄归来”,缺乏“自省担当”。
贾跃亭承诺,将股权激励的一半收益用于偿还20亿美元债务,但前提条件是FF股价上涨100倍至106美元,或市值达到160亿美元。这无异于“还债靠PPT”,同时给股民注射“梦想肾上腺素”。
然而,新能源车市场早已发生巨变。贾跃亭的“窒息式梦想”还能支撑多久?
2025年的电动车市场已不再是2014年的蓝海。特斯拉年销量破百万,比亚迪席卷全球,小米汽车月销过万。FF凭什么脱颖而出?仅凭贾跃亭口中的“AI赋能”“性价比丰田”等概念吗?
市场和消费者对此早已麻木。新能源车比拼的是实实在在的交付、技术和口碑。而贾跃亭的PPT里只有“梦想杠杆”和“债务转移”。
若贾跃亭想重建品牌,需先回答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为何相信你?贾跃亭的每次承诺都如同“薛定谔的猫”,既存在又不存在。品牌信任需要持续兑现,而他的历史却充满“跳票”。
第二,FF如何生存?2024年FF净亏损3.5亿美元,现金流靠融资维持。贾跃亭声称要全力投入AI,但研发投入从何而来?
第三,用户为何选择FF?特斯拉有马斯克的“科技教主”光环,比亚迪有产业链优势。FF靠“老赖逆袭故事”吸引用户?买车不是追剧,有多少人愿意为“野子情怀”买单?
这就是贾跃亭的品牌困境:信任来之不易,却轻易流失。贾跃亭的问题不在于缺乏梦想,而在于缺乏还债的实际行动。哪怕先还1亿美元,都比股价上涨100倍的幻想更有说服力。
早在2024年10月,贾跃亭就创立了“成长吧!奋斗者”公司,希望通过个人品牌影响力的商业转化来推进还债计划。若他真想拯救个人品牌,不妨效仿罗永浩直播还债,埋头做事,不再空谈梦想。
在新能源车战场上,最终比拼的是硬核实力。创始人IP只能锦上添花,不能替代实力。
品牌叙事偏爱传奇故事,人们渴望看到人生逆袭。但贾跃亭抓住这根“逆袭稻草”注定难以实现。他的“下周回国”之路将愈发艰难。
有些个人IP的结局早已注定。尽管《野子》歌词唱道:“怎么大风越狠,我人越荡?”即使吹出一朵花来,又能如何?恐怕最终留下的唯一“遗产”,是给其他企业家IP的沉痛教训:勿让梦想成为空谈。
股市热点:贾跃亭的逆袭之路充满挑战,他的经历也为股市热点带来了新的讨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