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东演讲:革新巳火,逐浪前行,把握结构性机遇
AI导读:
张忆东在演讲中阐述了“革新巳火,逐浪前行”的主题,分析了全球旧秩序瓦解与中国资产重估的背景,提出了短期积极防御、中期战略看多的投资策略,强调在变革中把握结构性机遇。
演讲伊始,张忆东便对分享的主题“革新巳火,逐浪前行”展开阐释。这里的“革”,代表着伟大的变革;“新”则象征着新秩序、新科技以及新消费。而“巳”字,作为动词意为行动,作为名词则为蛇,恰好今年是蛇年,因此“革新”行情在蛇年或将迎来火爆。他进一步指出,新秩序的建立、新科技的落地以及新消费的蓬勃发展,都将在2025年加速显现。而“逐浪前行”则意味着资本市场虽然前途光明,但仍需应对不确定性,做好节奏上的准备。这一标题不仅紧扣时代脉搏,也奠定了演讲的核心——在变革中把握结构性机遇。
张忆东强调,“旧秩序的加速落幕”与“新秩序的悄然崛起”共同构成了当前时代的投资背景。他通过分析海外风险、中国内因驱动的潜力以及中短期投资策略,为听众描绘了一幅清晰的资本市场蓝图。
全球旧秩序瓦解:从“雷暴天气”到信仰裂痕
张忆东以“海外的风险,就像夏季的雷暴天气”为喻,指出短期内全球市场仍将面临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他直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大超预期,不仅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更动摇了市场对美国资产及国际规则的长期信仰。随着美国政府债务率飙升至122%,特朗普急于推动美联储降息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但这种通过关税“开源”的思维已显过时。他警告说,贸易摩擦没有赢家,将拖累美国经济乃至全球增长。
美股市场同样面临风险。张忆东表示,尽管长期看好美股,但2025年美股很可能步入熊市。当前标普500的风险溢价处于负值区间,而中国A股与港股的风险溢价则持续维持高位。随着旧秩序瓦解,“美股例外论”将不再适用,中美股市风险溢价的收敛将成为大势所趋。
张忆东预测,只有当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三季度通胀压力上升、衰退风险加大时,美国当局才可能真正坐下来谈判。若三季度贸易摩擦僵局未解,美股或将进一步走弱,而这或许能为关税问题带来转机。
中国资产重估:内因驱动与新秩序红利
张忆东将视角转向中国,指出新秩序下中国作为全球治理受益者的独特地位。他认为,中国资产的中长期价值重估已经启动,核心驱动力在于内需扩张、科技创新与制度优势。中国制造业与AI等科技的深度融合,标志着新一轮“朱格拉周期”的开始。资本市场将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平台。
张忆东特别提到,“稳股市”政策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而A股分红远超融资的趋势,正使其成为价值投资与财富配置的优选。针对内需潜力,他提出了育幼、社保与养老三大刺激方向,旨在通过中央扩表活化居民储蓄,使中国内需市场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新消费领域将迎来广阔前景。
此外,张忆东还强调了香港市场的角色转变。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港股已从外资主导的离岸市场转变为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香港在科技与新消费领域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投资策略:积极防御与战略布局
张忆东建议投资者采取“短期积极防御、中期战略看多”的策略。在贸易摩擦实质性解决前,需应对市场震荡格局,即指数箱体震荡、结构性行情此起彼伏。短期防御方面,他建议投资者具备逆向思维,关注黄金、军工等战略性避险资产以应对旧秩序瓦解期的动荡。
中期布局来看,科技主线与消费机遇并存。科技领域被视为战略性主线,但需精选性价比高的核心资产。新消费虽为长期方向,但短期需警惕过度炒作的风险,可待风险释放后逢低布局。张忆东提醒投资者,以理性心态买入资产,胜率更高。
结语:在变革中锚定长期价值
张忆东的演讲以理性视角剖析了全球旧秩序崩塌的必然性,并为中国资产的长期价值注入了信心。他提醒投资者,资本市场虽前途光明,但仍需应对不确定性。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内需市场觉醒,中国正以“双循环”与“新质生产力”重塑增长逻辑。面对短期波动,唯有坚守战略定力,方能在风雨后见彩虹。正如张忆东所言:“国际新秩序的序幕已经拉开,中国资产大有可为,正值重估开始的时代。”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