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家疫苗上市企业业绩大幅度下滑。企业采取降价策略抢占市场,导致利润下降。尽管行业短期承压,但中国疫苗市场仍具发展潜力。多家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拓展海外市场布局。

2024年,受行业政策调整、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家疫苗上市企业业绩大幅度下滑,行业承压前行。随着年报披露,疫苗指数中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均值同比降低21.63%,净利润均值同比降低35.60%。

财报显示,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华兰疫苗等企业营业收入降幅均超50%,而康希诺营收大幅增长130%以上。从归母净利润来看,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疫苗、智飞生物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幅下降。康希诺在推行费用管理措施后,亏损大幅收窄。

券商分析师指出,国内疫苗企业聚焦传统技术路线,Me-too类管线占比高,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但近年来,国内疫苗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有望迎来突破性发展机遇。不少企业选择出海,加速融入全球公共卫生体系。

“价格战”拖累业绩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段。但疫苗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现象逐步呈现,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叠加受种者疫苗接种意愿不足,去年多家疫苗企业交出近几年“最差”业绩。

比如,万泰生物、华兰疫苗、金迪克营收、净利均取得新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价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一大策略。华兰疫苗和金迪克均下调了四价流感疫苗产品价格。降价对企业业绩带来显著影响,华兰疫苗和金迪克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

深受“价格战”影响的还有万泰生物和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大幅下跌。万泰生物和沃森生物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大幅下滑。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表示,降价抢占市场后,利润会先下降,需关注后续能否带动营收增长。长远来看,企业需开发更高阶疫苗,创造独特性。

多举措寻求突破

尽管行业短期承压,但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中国疫苗市场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多家企业强调将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智飞生物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自主产品数量将明显增加。沃森生物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24.82%。

在具体产品上,疫苗企业多在更高价次、联合疫苗等方面加码布局。此外,新型疫苗技术不断涌现,如mRNA、DNA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是未来发展趋势。

券商分析师表示,我国疫苗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但生物制品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不少疫苗企业也在拓展业务。智飞生物增资宸安生物,拓展GLP-1、胰岛素类似物等领域。沃森生物计划通过并购整合扩大产业链。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竞争加剧,疫苗企业也在国际化。出海成为多数企业重要战略布局之一。康希诺正在开展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的出海工作,百克生物的水痘疫苗等产品已出口至印度、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国家。

沃森生物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98%,疫苗产品已累计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疫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等新兴国家创新疫苗持续商业化及市场增长将驱动市场发展。

但有能力参与全球供应的中国疫苗企业仍有限。海通国际证券分析认为,我国疫苗企业海外收入还相对较低,但越来越多公司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中国疫苗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