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半导体设备企业业绩说明会聚焦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
AI导读:
科创板半导体设备企业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多家公司高管互动交流企业经营情况、未来布局等。科创板已上市半导体公司占A股6成,形成头部引领格局。企业坚持自主可控之路,致力于国产替代,下游需求复苏驱动封测设备企业业绩增长。
财联社4月28日讯(记者罗祎辰)作为“科创热点行业周”的首场业绩说明会,“2024年科创板半导体设备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于4月28日下午于上证路演平台举行。华峰测控(688200.SH)、芯碁微装(688630.SH)等7家上市公司高管就企业经营情况、未来业务布局与规划、整体行业现状与趋势等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
科创板开板五年多以来,已上市半导体公司110余家,占A股半导体总数的6成,形成了头部引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其中,十余家科创板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企业充分发挥了产业集聚效应,合力提升国产芯片制造自主可控水平。
科创板半导体设备企业走自主可控之路
半导体设备位于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芯片制造的工艺能力与良率水平。近年来,科创板半导体设备公司坚持研发驱动发展,在多个领域实现核心技术与产业化能力的双提升。
前道制程领域,中微公司(688012.SH)、拓荆科技(688072.SH)、盛美上海(688082.SH)等细分龙头面向刻蚀、薄膜、清洗环节布局,代表国内细分领域的最前沿技术水平;华海清科(688120.SH)、芯源微(688037.SH)、中科飞测(688361.SH)等公司着力补强离子注入、涂胶显影、量检测设备等产业链“卡脖子”环节,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制造向高端迈进;后道制程领域,华峰测控(688200.SH)、芯碁微装分别在半导体测试设备、微纳直写光刻设备领域积累技术优势,持续扩大量产规模。
除了产品致力于实现国产替代,本次业绩说明会上,多家公司表示正积极提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应对国际竞争和技术封锁的能力。华峰测控总经理蔡琳表示,“公司的供应链国产化战略已实施多年,绝大多数的零部件均已国产化,少数需要进口的零部件均备有安全库存,足以满足公司的产能规划和客户需求。”深科达(688328.SH)董事长黄奕宏也表示,“随着近几年公司产品的不断升级,公司在技术研发、零部件自主化、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封测设备企业业绩增长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
本次集体业绩说明会汇聚多家半导体封测设备企业。受益于需求复苏,华峰测控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3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32.69%。公司核心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应用于SoC芯片测试的STS8600机型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公司董事长孙镪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国内半导体封测设备领域成长性良好,新增长动能包括先进封装技术,AI、5G、物联网等应用,持续带动了测试设备的需求提升。公司当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足。”
半导体封装设备领域的耐科装备(688419.SH)2024年度也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目前,公司已成为通富微电(002156.SZ)、华天科技(002185.SZ)、长电科技(600584.SH)等国内排名前三半导体封装企业的供应商。“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超过1.7亿元”,公司董事长黄明玖表示,“从目前市场行情来看,今年半导体封装设备营收将保持增长态势。”
深科达在国内转塔式分选机市场占据较高份额,公司2025年以72K高速转塔分选机突破技术壁垒,进一步提升头部客户服务能力。今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108.13%,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就未来公司发展方向,董事长黄奕宏表示,“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备业务的持续增长、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业务的复苏、智能装备核心部件业务的拓展以及新兴业务领域的布局等方面。”
他进一步指出,“随着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智能眼镜等领域的兴起,为公司相关设备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公司目前海外业务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将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国家或地区市场的依赖,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