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2025上海车展上,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展示了动力系统新技术、新产品,竞争进入全产业链、全场景复合博弈阶段。宁德时代发布双核电池等新品,动力电池进入多核时代。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加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上,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纷纷展示了动力系统新技术、新产品,标志着新一轮动力系统竞争正式拉开帷幕。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2025上海车展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动力系统的竞争从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攻坚到多核电池的创新突围,从传统内燃机优化到氢能、甲醇燃料的多元化探索,已进入全产业链、全场景的复合博弈阶段。

企业密集“秀肌肉”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展出最新技术及产品。惠州亿纬锂能展示了其在大圆柱电池领域的专利布局,包括OMNI全能电池、开源电池等一系列前沿技术成果;蜂巢能源推出堡垒越野电池,以“防弹级”安全性能广受关注;中创新航携顶流电池及全域系统解决方案亮相;比亚迪发布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车型“海狮07EV”和“星舰”。

从技术路线来看,动力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高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方面均有布局。高镍三元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在高端车型中广泛应用;磷酸铁锂电池以安全性和成本优势,在中低端车型和储能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发展方向,多家企业已取得重要突破。

宁德时代在此次车展期间发布多款新品,其中骁遥双核电池成为焦点。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固态电池不是‘出路’,双核、多核才是。”宁德时代的双核电池通过双核架构将不同化学体系的电池组合,兼顾低温性能、续航、快充与安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进入“多核时代”,标志着动力电池从单一材料竞争走向多元体系协同阶段,实现新能源车从“功能同质化”到“场景个性化”的跃迁。多核技术的创新架构将在新能源乘用车、电动巴士、重卡等全领域落地,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随着多种动力技术的发展,不同动力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具有各自优势,未来将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在锂动力电池持续升级的同时,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醇类燃料等动力技术也在加速发展。

本届车展上,宁德时代的钠新电池正式发布。该款钠离子电池突破了材料本身的性能边界,将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钠新电池可实现全温域适配,重新定义了电池的极限温域。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值得期待。本次车展期间,我国首款搭载低压常温固态储氢装置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亮相。

甲醇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在此次上海车展上展示了三位一体醇氢生态,并且带来了全球首款醇氢电动大VAN以及明星车型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目前甲醇能源在车端应用已近4万辆。

纪雪洪表示,2025年汽车动力系统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竞赛的到来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也将推动汽车产业向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表示,在动力系统的白热化竞争中,谁能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实现技术场景化落地,谁就能定义未来的游戏规则。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