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4月30日,沪深共51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沪深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保持韧性,金融业加速回暖,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出口出海进程加速,AI技术革命深化,研发费用增长,现金流压力缓解,分红回购创新高,常态化退市局面形成。

  截至4月30日,除十余家公司外,沪深共51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据统计,2024年,沪深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8万亿元,同比小幅下滑0.7%;净利润5.2万亿元,同比下滑2.3%。其中,7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总的看,2024年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韧性,近四分之三公司盈利,近五成利润增长。2025年上市公司一季报营收利润增速改善,业绩持续修复。

  AI浪潮引领科技创新,去年三季度以来,在国内系列稳增长政策推动下,金融业加速回暖,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出行物流日益火热,出口出海进程加速,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显韧性。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从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可以看到,新经济行业的盈利和经营指标全面改善,整体盈利回升幅度弱主要受老经济行业影响,产能周期加速出清后,高景气行业稀缺的格局发生变化。

  亮点一:金融业业绩加速回暖,增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安全垫”。整体来看,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当于GDP的56.0%,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9%,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沪市主板净利润同比增长2.7%。金融业实现净利润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三季报进一步提升。

  受益于资本市场改善,非银金融行业增长较快。2024年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发力下,资本市场延续良好预期。受市场交投火热、债券价格上涨等利好因素影响,券商、保险公司全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0%、110.0%。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三季报下降1个BP(基点)至1.15%,净息差下行速度趋缓,全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0.1%、2.3%。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安全垫”更加厚实。

  亮点二: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商品消费稳步增长。2024年,全国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家用电器、汽车行业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1%、11.1%。基本生活类消费表现稳健,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5.6%。白酒延续业绩高确定性,贵州茅台营收和净利润持续稳健增长。交通运输行业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1.5%。旅游景区行业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0%。快递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7%和22.7%。

  亮点三:出口出海进程加速,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亮点频现。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同比增长7.3%。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的境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在10%至30%之间。

  亮点四:AI技术革命持续深化,带动电子通信上下游维持高景气。AI大模型技术日益成熟,去年半导体、消费电子行业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7.2%、8.0%。国内“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算力及终端应用需求快速增长。

  亮点五:去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超半数上市公司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新上市公司中超八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行业。

  亮点六:上市公司回款速度加快,现金流压力有所缓解。2024年四季度,财政推出“6+4+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实体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现金流压力较前三季度有所缓解。

  亮点七: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再创新高,2024年3472家沪深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6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可预期性进一步增强。

  亮点八:常态化退市局面逐步形成,2024年,55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资本市场吐故纳新持续显效。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